整个7月份,A股市场愁云惨雾,上证指数一路下探至2100点附近。一个月下来蒸发了131点,跌幅达6%。
然而,在市场哀鸿遍野之时,以几大券商自营为首的空头部队却在股指期货上赚得盆满钵满。而以个人投资者参与为主的融券业务却未有明显增量,多数散户错失“做空机遇”。
4大机构做空
长期盘踞在股指期货空头榜单前列的国泰君安、中证期货、海通期货和光大期货四家机构在7月份的交易中稳居前4位,而隐藏在各家期货公司背后的券商自营,也凭借做空7月大赚了一笔。
自6月18日股指期货1207合约成为主力合约以来,空头榜第一的“宝座”由国泰君安和中证期货公司轮流“把持”。
观察整个6、7月份1207合约的交易情况,不难发现中证期货交易做空席位的波动最为明显。6月18日,中证期货的卖单持有量仅为4751手,但在接下来的一周增长迅猛,6月25日更是一举超越国泰君安占据空军头把交椅,达到8672手。短暂回落后,中证期货再度发力,7月10日创下了超过1万手的持有量,达到10266手。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证期货7月份空单数量激增,反映其背后中信证券自营看空套保意图明显。
“一般券商的自营套保盘约占期货公司的席位交易总量的75%左右,
剩下的是其他机构的投机盘。通过这一比例就可以看出券商自营"做空"取得的收益情况。”深圳某期货公司研究员称。
公开数据显示,6月18日-7月17日,国泰君安期货席位持有的1207合约空单数量在这21个交易日平均约为8339手。而在此期间,1207合约的结算价格从2571.6点(6月18日)跌至2419.0点(7月17日),下跌了152.6点。
根据国内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乘数为每点300元计算,国泰君安期货席位一个月在1207合约的做空收益为:8339x152.6x300=381759420元,即约为3.8亿元。若以券商自营的套保资金占交易席位75%的行业平均值估算,国泰君安证券自营“做空”7月取得的套保收入高达约2.85亿元。
“空军大将”中信证券也不甘示弱。统计显示,中证期货席位在6月18日-7日17日期间1207合的日平均持有量约为7655手。由此推算,中证期货空头席位在这21天的做空收益为:7655×152.6×300=350445900元,约为3.5亿元。按上述比例估算,中信证券自营取得的收入约为2.62亿元。
海通证券和光大证券也颇有斩获。据上述方法计算,这两家券商的自营做空7月股指期货分别取得的收益约1.61亿元和1.38亿元。
上述四大空军主力机构在7月股指期货交易中,粗略计算,凭借“做空”取得了约8.46亿元的收入。
散户“看空不做空”
几大券商在股指期货市场上翻云覆雨之时,普通投资者却没有借融资融券赚回一笔。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显示,6月1日沪市融券余额7.4亿元,深市融券余额4.9亿元,合计12.3亿元。然而截至7月31日,深沪两市融券余额只微增至13.7亿元,增幅为11%。
“这一增幅多来自两融新开户数的自然增长,并没有出现激增的情况。”深圳某券商两融部门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询问了多家券商两融业务部门负责人后,得到的答复比较一致。并没有观察到近两个月参与融券做空的投资者数量和规模明显增长。
事实上,自6月迄今,上证指数下跌超过200点,跌幅超过10%。而其中,众多券商两融标的池中的股票跌幅远高于这一比例。然而,把握到这一做空机遇的投资者聊聊无几。
“多数参与融券的投资者在赚了几个点以后,就立刻还券平仓,平均收益也就十几万左右。”招商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称。
有趣的是,据上述负责人观察,融券量往往与大盘走势相违背。在大盘下跌时,由于来平仓的人多了,融券总量的规模反而有时会下降。也就是说,多数普通投资者并不能判断大盘中长期趋势,担心随时会出现反弹,因此在赚取少量收益后急于兑现。
“现在多数投资者长期看空大市,但真正敢参与做空的并不多。”上述人士表示,“普通投资者还是没有做空的习惯。”
转自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