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一直默默无闻,因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对债市一直没什么兴趣。但突然有一天,债券市场成了中国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当前5年期AAA级债券的收益率达到6.25%,比6个月前差不多提高了175个基点,收益率如此快速的上涨对债务负担过于沉重的借款人来说是一个“灾难”,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认为中国债市应该拉响警报。
在享受了十年的低借贷成本后,债市紧张会成为压死中国房地产企业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吗?FT的Simon Rabinovitch认为,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是有问题的,这要从收益率走高的起点说起。
一开始,中国的债券市场不仅收益率低,而且市场发育不健全,其更多的是充当银行系统的附属物,债券买方的绝大多数是国内银行,他们将70%的固定收益产品都收入囊中,绝大多数的发行人是国有大银行和政府本身,收益率很少波动,而且这些债券常常持有到期。
过去半年债券收益率的上升是中国金融系统最终走向成熟化的显著信号,资本利率更多的由市场决定,而债权人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
以往中国居民除了将钱存进银行以外没有其他的选择,而银行的存款利率只有3.5%,远低于经济10-15%的名义增长率,这种金融压抑的方式为投资导向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中国对信贷的依赖正在降低投资的效率,2005年1元的信贷能够带来10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到了今年早些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了1:4,中国也在寻找解决的办法,最简单的一种是逐渐收紧货币政策,减少注水的量。第二种就是利率市场化。
此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已经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这种类似存款的产品拥有更高的利率,几年下来总规模已经占到了银行存款总规模的10%。更让人意外的是中国监管当局并未堵死理财产品这条通道,只是采取措施放缓其增速。
银行抱怨理财产品挤压了利润,但是政府并没有显示出禁售理财产品的意图,此后债券收益率开始攀升。随着融资成本的提高,银行除了提高资产回报率别无选择。澳新银行的分析师Zhou Hao表示,
银行继续持有他们的高收益债券,此外他们开始出售无风险但收益低的政府债券。
毫无疑问,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走高会拉高整个市场的收益率,所以出现了AAA级债券收益率的飙升。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因发行成本高而推迟了发债。一些地方融资平台更是开始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
但这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也有很多人从市场利率转变的过程中获益,例如持有大量固定收益产品的保险公司就获益颇丰。随着居民投资收益的提高,快消公司也将从居民开支增加中获利。
所以,债券收益率上升是中国正经历转型的信号,而不是即将崩溃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