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屡被诟病的新股发行制度近期再度被推到风口浪尖,不仅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将新股发行改革列为其上任"三把火"的重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亦喊话,要求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更加灵活的新股发行体制已是大势所趋.
国内新股扩容节奏过快及定价较高一直受到投资者批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股定价方式改革、扩大参与询价的机构范围等,或会成为短期新股发行改革的方向,而弱化新股行政审批的改革之路则可能较为漫长.
"更灵活的新股发行体制,意味着更加接近市场."安永中国合伙人袁勇敏指出.
他建议称,目前参与新股询价的大多是基金和券商,并不是很全面;未来需要引入更多不同性质的投资者参与询价,听取更多投资者的声音,扩大询价范围、更多询价方法,使之更接近广大投资者认同的价格.
据上海证券报周二报导,中国证监会正在研讨改进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承销定价方式或更趋灵活.例如在新股定价环节,可能引导和鼓励发行人和承销商自主安排询价、定价和承销方式.
而新股发行节奏和发行规模的市场化改革正悄然进行.在近阶段大盘疲弱不堪的情况下,不少大盘新股已被迫缩减发行规模,例如之前发行的新华保险A股(601336.SS:
行情).周二启动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大盘新股--中国交通建设(1800.HK:
行情),拟募资规模也由原先的至多20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调至不超过50亿元.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去年11月曾表态,将提醒发行人和承销商在大盘股发行时,关注市场波动对发行和承销带来的风险.
**如何定价是源头**
新股定价偏高一直备受诟病,并且导致新股经常"破发"、上市公司超募资金闲置,以及业绩迅速变脸等一系列後续问题发生,这背後暴露出发行人及主承销商等利益共同体存在操纵的嫌疑.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对目前所采用的新股询价体系及定价机制进行改革.
据国内媒体统计,2009年6月重启新股发行至今年1月9日期间,国内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PE)为53.27倍,较2006-2008年期间的新股平均PE值27.47倍高出近一倍.而新股"破发"成为常见现象,这两年半来有109只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占比达15%,近日上市的加加食品(002650.SZ:
行情)上市首日跌幅更高达26.3%,创下新纪录.
北京一位券商投行人士指出,从目前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看,是以询价的平均报价和中位数作为定价的基础,而一些机构投资者出於人情等原因报高价明显提升了新股的价格.
证券时报近期所做的基金公司调查显示,基金在新股询价中报出高价的原因中,有近两成机构选择"机构间投桃报李式的交易",有近三成的机构选择"人脉,人情"以及"股东券商背景带来的压力".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建议,应加强对买方的约束,可以考虑采取改良式荷兰投标,即按投标人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全额中标.这意味着机构参与者需要对所报价格和数量需要负全责,而不是在目前低中签率情况下,报价机构仅是获得少量的配售.
新股"破发"严重已令目前的询价体系出现破冰迹象,最近华宝兴业等两家基金明确表示近阶段不参与新股询价,而八菱科技(002592.SZ:
行情)及朗玛信息两只新股则先後出现因询价机构不足而被迫中止发行的"新鲜事".证券时报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基金公司表示,今年将减少参与新股询价的力度.
"如何定价是一个源头,解决好了才可能考虑引入更多不同机构参与报价,否则再多的机构的合理报价,也会被淹没在人情报价中."上海一位投行人士称.
证券时报周二报导中还提出不少新股发行制度创新建议,例如引入存量发行制度,增加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权,采用美国式招标方式,扩大网下配售比例及延长网下配售禁售期等.
【路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