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上半年汇兑损失高达110亿元
今年的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相关企业的汇兑损失严重。根据相关机构统计,上半年,受人民币阶段性贬值影响,国内703家相关上市公司汇兑损失合计达116.72亿元,创下9年来新高,其中一些企业的净利润被汇兑损失吞噬。究其原因,许多企业在“赌”人民币单边升值,并未对汇兑交易实施风险对冲。
从2010年开始,人民币呈现单边升值走势,许多企业做汇差、利差投机交易尝尽甜头。而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长期单边走势中止。在人民币汇率波幅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大型企业面临的汇兑风险将进一步提升。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内地汇率对冲工具的缺乏,已成企业参与汇兑交易的“短板”,应加快外汇期货的上市步伐。
现状:多家大型企业遭受汇兑损失
去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势头强劲,以南航为代表的国内四大航空公司共实现汇兑收益40.58亿元。今年同期,四大航空公司汇兑损失合计27.7亿元,其中南航的汇兑损失达10.52亿元。
巨额的汇兑损失,直接降低了这些企业的利润。东航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降幅达97.76%。2013年上半年,东航盈利达5.82亿元。南航则披露,上半年亏损10.18亿元。中国国航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57.6%。
除了汇兑损失惨重的民航业之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今年上半年的汇兑损失分别为19.11亿元和12.75亿元。
作为我国钢铁行业的龙头老大,宝钢上半年的汇兑损失达2.7亿元,去年的汇兑收益高达4.7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31.54亿元,同比下降14.82%。宝钢一位高管对外表示,宝钢有大量美元融资采取敞口策略,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贬值给公司带来了大量损失。
从相关统计来看,这些汇兑损失巨大的企业有个共性,即都有大额外币带息债务,其中美元债务比重非常高。宝钢、南航和国航的美元负债占各自外币带息债务的比重超过了70%,东航的这一比例高达96.2%。人民币保持升值势头时,企业偿还美元债务所需付出的人民币比借美元时换来的人民币要少,从而产生了汇兑收益。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在人民币单边升值过程中,许多企业在签订出口订单时,就卖出远期外汇,赚得盆满钵满。这已成为相关企业的重要盈利来源,甚至有不少企业的利润全部来自于汇兑交易盈利。
“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后,通过汇兑来博取盈利的方式受到许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的青睐,这是个好现象,说明企业在盈利来源上更加追求多元化、国际化。”银河期货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当下企业需加强汇率相关研究,更加注重短期或中期的策略调整。
对于不少上市公司遭受的大量汇兑损失,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所长周世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今年企业对人民币走势判断或交易策略运用的失误,“始终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做,遭遇大额损失几乎是必然的”。
疑问:为何没有适时对冲?
记者了解到,有些企业的汇兑损失仅表现在账面上,它们并未进行结售汇,而是把资金转移到远期,期待后期人民币升值,使账面损失变为盈利。
上述宝钢高管表示,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兑美元会维持小幅升值态势,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阶段性贬值可能会持续到年底,因此宝钢对部分三季度到四季度需还款的近端到期美元融资进行了远期购汇锁定。付鹏认为,这样一来,宝钢年终财务报表会“好看”许多。
对于不少上市公司出现的汇兑损失,周世成认为,相关企业需要深刻反省,如果是由于企业的汇兑部门“赌单边”,没有很好地控制风险、实施止损,就是很大的问题。但有知情人士表示,许多大型企业对汇率变化非常敏感,也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一些企业年初就预判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将贬值,遭受汇兑损失的原因在于,根本没有考虑风险对冲这回事”。
那么,为何有些企业预料到其中的风险,却没有选择利用汇率风险对冲工具呢?
对此,一位银行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说,企业对外币债务做对冲套保,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一些对冲交易的业务可能出现汇兑损失,对此民营企业还有回旋余地,而国有企业往往不愿冒风险。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完全锁定汇率风险的企业少之又少。这些原因导致许多企业对参与套保的热情不高。
“除却自身因素,许多企业不参与外汇套保,还存在我国内地汇率风险对冲工具不足等多种原因,这也导致汇率避险一直未能广泛深入人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赵先卫说。
企盼:内地早日推出外汇期货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许多境外企业都会对汇兑风险进行完全对冲,在确定合同价,计算成本、收益时都已考虑到对冲成本。“在成熟的汇率市场,汇价走势难以判断。”周世成说,人民币正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应适时增加相应的风险对冲工具。
记者了解到,当前境内企业规避汇兑风险,一般是通过OTC市场实现,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银行做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付鹏表示,目前国内各大银行均有此业务,如果企业授信充足还不用缴纳保证金,“和银行做对手盘,虽然没有太大的信用风险,但由于没有每日结算、涨跌停板等制度,企业的需求并不能完全满足”。
周世成表示,目前银行间市场存在信息不充分、市场不透明的问题,且场外交易存在很多风险,许多企业参与时难免会有顾虑。要想做好风险对冲,必须对市场进行充分了解。
从国际市场来看,许多境外企业对外汇期货这一避险工具的使用颇为广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外汇期货已问世40余年,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承载量最大的期货品种。自从2005年我国推行汇改以来,不少境外交易所都推出了人民币期货,如CME在2006年推出人民币期货和期权合约,港交所于2012年推出离岸人民币期货合约。
赵先卫说,港交所人民币期货整体成交规模较小,而且内地企业参与还涉及资金出境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内地企业望而却步。我国内地应尽快推出人民币期货,将衍生品对冲的观念进一步传递给相关企业。
近期,美元升值势头强劲,人民币融资利率下降趋势有所显现,这意味着相关企业的套利空间缩窄。“在此情况下,一些企业会降低参与汇兑的规模,如果有人民币期货,既可以帮助企业对冲汇率风险,也可以作为一种外币融资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些企业会保持汇兑规模,会面临更大的汇率波动风险,更加需要利用衍生品工具进行对冲。”赵先卫表示。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