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央行开展近500亿元逆回购交易,从而确保了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货币。本周公开市场操作交易量缩水、净投放规模有限,折射出央行在流动性投放上仍相对谨慎。就资金面而言,随着资金集中到期压力减退,10月中旬资金面存在进一步转松可能,而外汇占款恢复增长与财政存款集中释放,更将提振市场对四季度中后期资金面乐观预期。不过,市场人士指出,近期操作显示央行始终坚持中性货币政策思路,资金面紧平衡格局难有根本改变。
压力相对集中央行适时出手
据央行网站显示,央行10日(周三)上午在公开市场开展了逆回购操作,期限14天,交易量480亿元,利率持平于4.1%。至此,加上周二的650亿元7天逆回购,本周央行逆回购规模达1130亿元,超过8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量,实现公开市场净投放330亿元。同时,本周两期逆回购交易量均处于7月底重启以来的较高水平。
面对节后短期的流动性压力,央行连续开展较大规模逆回购操作,以实际行动安抚了市场情绪,稳定了市场利率。特别是之前两个交易日,由于节前拆借资金集中到期、例行存准金补缴和逆回购到期抽水,部分机构头寸告急,货币市场流动性一度颇为紧张。央行周二提供的800亿元7天逆回购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燃眉之急。从这个角度上看,央行维护货币市场流动性稳定的态度明确。
然而,市场机构也注意到,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规模仍十分有限,且在10日资金面出现一定松缓后,旋即调降了14天逆回购交易量,表明央行在流动性投放的力度上仍保持克制。事实上,据申银万国[微博]等机构测算,本周资金缺口在1000-2000亿元以上,330亿元的净投放规模显然仅仅是点到即止。联想到长假前,央行“破例”对少量到期3年期央票进行续作,央行紧握阀门、按需定量、适时适度的流动性调控思路也是不言自明。
总体来看,市场对于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中性操作存在一致预期,机构普遍认为,至少在三中全会前,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短期资金面有望进一步回暖
10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在前日尾盘出现逆转后,进一步趋向宽松。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主流交易品种涨跌互现,隔夜资金惯性上涨约5基点至3.34%,7天品种小幅回落4基点至4.49%,14天以上资金需求明显萎缩,利率下滑。市场人士表示,随着资金集中到期压力减退及月中迎来存款准备金退款,短期资金面可能进一步回暖。
对于资金市场而言,度过月初准备金补缴和逆回购集中到期两道关口后,10月份最后一个考验点在于15日左右的企业财税缴款。按前两年情况看,10月份财政存款增量一般在4000亿元以上。不过,渤海银行债券交易员蔡年华认为,月中的存款准备金退款,将部分抵消税款清缴影响,资金面总体无碍,利率中枢有望比9月份有所下行,往年情况也基本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很多市场机构对四季度中后期流动性较为乐观,理由在于,一方面美联储退出QE进程可能延后,人民币外汇占款保持正增长的几率较大;另一方面,11、12两月是财政存款集中释放期,预计届时投放的财政资金会超过一万亿元。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议息纪要表明QE退出是大势所趋,年内削减购债规模几率不低,外汇占款难现大规模增长,与此同时,财政存款释放进度并不确定,也可能会在投放节点上与资金需求形成错位。
事实上,从这几年数据看,除2008年之外,11月、12月的7天回购利率均值并不比10月份低多少,甚至会因为年末等季节性因素而有所走高,期间货币条件是不可忽略的一项关键因素。蔡年华直言,央行的态度决定一切,从现行货币政策操作风格来看,四季度资金面难以彻底改变紧平衡的格局。
转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