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纪元公告
|
财经资讯
|
期权专题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CRM登录入口
|
OA登陆入口
|
我要开户
电信宽带入口
新联通宽带入口
移动宽带入口
联系我们
400-111-1855
 
金融产品
政策以静制动,国内经济现曙光
发布时间:2012-10-29 09:05:20

  汇丰中国10月制造业PMI指数初值达到3个月以来最高;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明显回落,涨幅从8月份的2%降至9月的1.9%;与欧美就业疲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14%

 

  有人将股市低迷归咎于“经济差政策弱”。而笔者则从“政策弱”中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曙光。

 

  说“政策弱”者大概基于下面的事实:在最近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欧洲央行 、美联储、日本央行相继打开量化宽松的闸门。与这三大经济体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并没有紧随其后推出宽松货币政策。许多人对此的解释是,基于2008年出台4万亿刺激措施的后遗症,中国政府对大力度出台相关宽松政策持谨慎态度。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从另一方面看,货币政策的取向最终取决于本国经济的走向。

 

  欧洲央行改变几十年来不在二级市场直接购买主权债券的铁律,冒险启动“货币直接交易”(OMT)的量化宽松机制,正是因为欧元区迟迟不能从欧债危机中走出来。美国二次量宽政策(QE2)结束后才3个月,美联储就急不可耐地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也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高企、政府债务飙升、财政运转失灵。为此,财长伯南克几乎打破之前货币政策的所有禁忌。

 

  紧随着美国QE3步调,日本央行决定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将资产收购基金额度再增加10万亿至80万亿日元。共同社称,日本此举是要缓解出口下降等带来的空前压力。

 

  而中国央行在今年第三季度例会上的表述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这意味着央行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已经开始趋稳,于是再次确定了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不变。温家宝总理在本月12日至15日召开的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更指出,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并会进一步企稳,我们今年没有采取过大的刺激政策。

 

  中国“以静制动”的底气从何而来?

 

  首先,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4%,增速慢于第二季度的7.6%,但回落幅度比前几个季度收窄了许多。从环比看,第三季度相较第二季度增长2.2%,这是经济增长企稳的明确信号。汇丰中国10月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为49.1,达到3个月以来最高,也意味着新订单指数反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近底部。

 

  其次,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明显回落,涨幅从8月份的2%降至9月的1.9%。笔者认为,通胀企稳的意义比担忧经济放缓重要的多。7%以上的增长、2%的通胀相较10%以上的增长、4%的通胀,其经济运行更正常化,表明中国经济如愿以偿实现“软着陆”。另一方面,美日欧同时开闸放水,并没有如期出现人们所预计的那样大幅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的迹象,表明中国“不跟随”策略奏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还需看中国需求的“脸色”。

 

  第三,与欧美就业疲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14%。对中国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依然供不应求。第三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5,与上季度持平。寻找新工作的失业人数下降。在美国,7.8%的失业率是促使美联储推出新一轮定量宽松措施的关键因素。而在中国,就业市场的强劲使中国无需出台大的刺激措施。

 

  今年“十一”黄金周各地出现“井喷式”消费,重点监测的零售餐饮等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增幅达15%。这与就业基本稳定、群众收入增长、消费者信心增强有密切关系。此外,中国全社会融资总额从8月份的1.24万亿人民币上升至9月份的1.65万亿人民币;中央项目投资转降为升,投资到位资金增速回升;9月份出口1863.5亿美元,同比增速反弹至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所有数据都暗示,中国经济正在走出谷底,没有进一步实施大规模刺激的空间,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不是没有吃过刺激政策退出的苦头。

 

    转自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