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变着花样跟监管层玩"猫和老鼠"游戏,而监管层也不甘示弱,下一道封堵令很可能指向银行不断膨大的表外理财资产池,禁止融资类资产进入.
借助理财产品、票据和委托贷款等多种花式,银行曲线绕过监管层设置的存贷比考核、已达高位的存准率及信贷额度控制在匍匐前进,随之而来的是表外资产越来越膨大,资产错配的风险也愈加突出.
消息人士表示,银监会近日或叫停银行融资类资产进入银行理财资产池,降低此块"堰塞湖"的风险,相关文件料不久後下发.
"局势很复杂,银行正在抢时间做一单算一单(融资类理财产品),很多银行抢着上门想把理财资金池的钱投过来.再晚就怕投不进不去了."一位信托公司项目经理称.
目前主要的商业银行通行做法是通过滚动发行中短期限理财产品来募集资金,并把这些资金匹配同等规模的资产池,并以动态管理方式选择多项资产配置.
此前,这些资金投资债券市场较多,但自去年起越来越多借信托渠道投向房地产、"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甚至投向私募股权基金项目等高收益项目.
自去年始,银监会要求银行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要进入资产负债表,并计提风险权重、消耗资本充足率,但银信理财、信托贷款等变相的融资类产品并未停止.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1日,商业银行上半年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7891款,预计发行规模达到8.25万亿元;而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规模仅为4,000亿元,去年也不过7.05万亿元.
而这飞速膨胀的理财产品中,相当部分被参杂成信贷资产类、票据资产类、组合管理类理财产品,这类融资替代类产品不占用银行信用额度,并都以"高收益"理财产品销售给了投资者.
**"资金池"的秘密抽屉**
退休两年的王阿姨最近早晨除了买菜又多了一个任务--去银行排队买短期理财产品.她还逐渐摸清了银行的规律:一般到了月末、季末买那些期限只有几天,但年化收益率5-10%跳跃不等的理财产品,比定期存款划算得多.
"客户经理会给我或者闺女发这种产品的短信,收到後就会去赶早儿去柜台买,晚到会儿就没了,收益率越高的产品门槛就越高,5万、10万…,我就把存款搬出来去买."
王阿姨只知道买当季预期收益率最高的可能是多少,却不知道银行把这笔钱投向了哪里.
一般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资金都是先进入一个资金池,并靠不断滚动来保证池子的容量,并有一个同等规模的资产池匹配,除了收益率较低的保本保收益型产品投向债券等公开市场,其馀资金会投向其他高收益品种的资产.
而今年迫于存贷比考核和创历史高位的存准率压力,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往往比中长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但资金投向上又会选择投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资产,如房地产、矿业甚至地方融资平台.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上周五一论坛上称,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并不保证收益,其投资方向不少都是流向房地产领域.目前,国家正在对楼市进行严厉调控,这类理财产品的风险较大,"搞不好就是下一轮的次贷危机".
消息人士表示,银监会也已将上述问题纳入监管视野,并已开始考虑对理财产品的投资领域和方向进行规范.
去年已发文要求银行将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6月底又要求暂停部分违规严重的金融机构票据业务,还要求银行纠正理财产品业务的六大违规操作,如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票据资产理财产品等.
**高收益理财的最後高潮**
王阿姨在6月12日和24日分别买到了两款股份制银行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是4.5%和6%.而她很快发现,自7月7日央行加息後,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又涨高了.
"我早都不炒股了,涨涨跌跌白忙活."王阿姨却不知道,她有能赶上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最後的高潮.
"若银监会叫停融资类资产进银行理财资产池,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和收益率绝对会受大影响."一位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直言.
他表示,融资类资产一旦去除,银行理财产品中能实现高收益的资产配置基本都消失了,这样,银行不可能赔钱补贴理财产品,收益率自然会降下来.
一位股份制银行对公部经理表示,6月底银监会已经限制了银行新增理财产品资金去做融资类业务,最近基本上没银行在做了,关键是银监会对既往资产池里有融资类业务的如何处理和规范.
随着针对表外资产的监管深入,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不会持续上半年天量发行数量,而副作用是,信贷资金供给会更为紧张,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及中小企业融资难呼声会越来越高.
【路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