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有效把控下,经济转型虽然艰巨,但绝非不可完成的任务。在此背景下,过度强调经济减速对蓝筹股的抑制,而完全忽视这一群体越来越显著的相对估值优势,并不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投资选择。
经济转型具备成功条件
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正在小心解决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即房地产问题。
不论从租金回报率的角度,还是房价收入比的角度来看,抑或从直观的空置率情况来观察,当前中国内地的房地产都处于泡沫状态。目前,一线城市的出租回报率大约只有2%,房价和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普遍高达20至30倍,而国际公认的泡沫线则只有8倍。
如果这个泡沫被直接刺破,那么无论是直接受其影响的各类行业,还是接纳了大量房地产抵押品,从而间接受其影响的金融行业,都会遭受巨大冲击。但是,如果再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那样维系这个泡沫,无疑会留下一个更大的泡沫。
所以,我们在观察今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时,就看到了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状。对经济的刺激并不是很强,但也不至于没有。每当我们看到实体经济有失速的风险时,就会看到相应的政策出台,但力度总是不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有可能在经历数年的缓慢着陆以后,逐渐摆脱房地产泡沫的制约。
毕竟,从两个角度来看,中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和1989年日本地产泡沫、2007年美国地产泡沫有两个本质的区别:其一,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人均GDP约为美国的1/10,即使考虑购买力平价因素也不会超过1/5,而这就导致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举例来说,中国的养老、旅游等消费行业仍然在蓬勃发展,一些地区接纳游客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这在1989年的日本是不存在的。
其二,中国目前的金融系统,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进行的严格逆向监管下,和房地产市场的捆绑程度远低于1989年的日本和2007年的美国。美国2007年金融系统中大量的衍生品自不必说,而日本银行在1989年以前可以把购置的地产和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以公允价值计入资本金的行为,在当前中国银行(行情,问诊)业也并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策能够把房地产和经济尽可能的控制住,那么目前内地巨大的地产泡沫可能会以香港地产市场在上个世纪出现的几次大萧条的情况收场:房价在短期经历下跌,但是在长期仍然保持稳定和增长,而经济所受的影响也被降至较低水平。
蓝筹吸引力仍然显著
回到当前的资本市场,我们会发现投资的依据和经济之间并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而具体投资品的估值反而成为更应考虑的因素。
在2014年已经过去的近10个月中,投资者对题材、概念和小市值股票的追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这样的市场留下的是此类股票极高的估值。举例来说,当前军工指数的PE(市盈率)为81.1倍,创业板指数为59.5倍,中小板综指为43.7倍,上证信息指数则为49.0倍。相比之下,2007年大泡沫时代的上证综合指数的PE也只是略高于60倍,而之后的行情早已被投资者熟知。
与之相反,蓝筹股的估值仍较低。上证综合指数的PE为9.7倍,沪深300指数为8.6倍,上证50指数为7.1倍,中证100指数则为7.2倍,用天壤之别来描述这种风格指数之间的差异并不为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不考虑这种相差了几乎10倍的估值差,而去相信“某个板块的利好刺激会导致这个板块价格上涨”这样的逻辑,是很难获得长期收益的。
另一方面,如果有投资者认为经济太差、蓝筹股必然不能投资,那么他们也应该考虑到一个事实,即在经济变好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以这样的价格买到股票。
此外,从风险的分类来说,当前的蓝筹股可以被定义为“可以带来机会的风险”,而非“一去不复返”的风险。
如何解释这个定义呢?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去借钱给高利贷者,并遇到借款人跑路的情况,那么损失的钱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机会,这就属于“一去不复返”型的风险。而如果投资者投入目前蓝筹股的钱折损了一半,那么他们将面临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那时候的上证综指会跌到仅略高于1000点的水平。承担那些值得的风险,避免那些无谓的风险,才是成为成功投资者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