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9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后几个月的外需可能比前8个月更为疲软。继国务院促外贸稳增长若干意见出台后,在国庆前会出台具体细则,由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共同下发。
“现在外贸形势严峻,有"三座大山",其中外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还有另外两个因素:出口综合成本上升、贸易环境不佳,这两个因素也是出口增长乏力的重要因素。”沈丹阳说。
近一段时间来,中美在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法法案等方面争端不断;中欧、中印在太阳能光伏方面也产生了摩擦,贸易环境恶化也成为影响外贸的重要因素。
进口方面,8月份进口则出现负增长,如果不算今年1月份春节因素造成的进口下降,8月份进口下降是自从2009年9月份以来的第一次。沈丹阳分析,这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我国经济增长趋缓,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如建筑及采矿用机械、纺织机械等资本品的进口需求严重下降,8月当月一般贸易的进口下降了7.5%。
二是作为出口先行指标的加工贸易的进口增长乏力,特别是用于出口的零部件进口需求走弱,使得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在8月当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拉低了进口增速,8月重点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平均价格普遍下跌,橡胶、铁矿砂、废铜、纸浆的均价分别下降了27.6%、25.3%、22.4%和19.3%。
“总体上看,由于世界经济继续趋于下行,今后几个月的外需可能比前8个月更为疲软。与此同时,贸易环境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外贸形势仍然严峻。”沈丹阳说。
在此形势下,国务院日前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从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16条意见。
据沈丹阳透露,现在商务部正在抓紧贯彻落实上述意见,“关于这些政策措施,应该在最近这个星期就会下发正式文件,在国庆前会出台具体细则,由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共同下发。”
东吴证券宏观分析师强琪菁也分析,短期来看,政策将对处境困难的外贸企业有所扶持,给予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开拓市场的空间,尤其是给予中小企业更多适应外贸环境的喘息机会。
转自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