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深两市大盘维持窄幅震荡,成交额连续萎缩,一方面,融资加杠杆的热度下降,另一方面,新股对场内资金的分流效应凸显。机构人士指出,缩量局暗藏的三大隐忧开始浮现,一是资金参与热情下降;二是前期领涨龙头缺乏资金支撑,高位回落迹象愈发明显;三是热点散乱,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弱化。伴随着成交额的回落,股指将步入休整期。
成交额持续萎缩
上周五沪综指盘中突破3400点后便快速回落,日K线上收出一根高位“墓碑线”,资金的谨慎情绪愈发浓厚,随后成交额连续四个交易日萎缩,接连下破4000亿元、3000亿元两大关口,昨日沪综指下跌0.40%,报收于3222.44点,成交额仅为2672.05亿元,与上周五沪市4586.48亿元的成交额相比,下降了1914.43亿元,降幅超过40%,股指再度陷入缩量局。此外,即便是短期表现强势的创业板也未能获得资金的青睐,昨日创业板指数下跌0.62%,报收于1664.67点,成交额仅为170.64亿元,下破200亿元关口,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43.91亿元。
近期市场成交额的萎缩主要是受制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融资加杠杆的热度下降。此前A股的成交额不断刷新天量与融资加杠杆大潮的兴起密不可分,2014年12月份沪深股市的单日融资净买入额一度连续超过百亿元,12月8日的融资净买入额更是达到269.18亿元,刷新历史新高,融资资金对于抬升股指立下汗马功劳。不过伴随着股指盘中突破3400点,资金高位追涨的意愿明显降低,“融资热”也出现降温,1月13日的融资净买入额已经降至61.69亿元。
另一方面,新股密集申购对于场内资金的分流效应凸显。本周共有22家公司陆续发行,其中主板12家,中小板3家,创业板7家。本周三便有10只新股申购,被称为文化传媒板块空降兵的“院线第一股”万达院线(行情,问诊)便在其列,A股市场再度直面资金分流的压力,考虑到新股的高收益率,仍有大量资金密集打新,场内流动性自然趋紧。
股指步入休整期
机构人士指出,缩量局暗藏的三大隐忧开始浮现,一是资金参与热情下降;二是前期领涨龙头缺乏资金支撑,高位回落迹象愈发明显;三是热点散乱,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弱化。伴随着成交额的回落,市场将步入休整期。
首先,成交额是衡量场内投资者参与度的重要指标,成交额连续萎缩意味着资金参与热情在下降。2015年首周沪深两市交易所新增A股开户数为55.08万户,每周A股净增开户数则与前一个完整周持平。由此来看,在经历了此前的开户高峰后,资金入场的节奏开始趋缓,缺乏活跃资金持续入场并不利于市场后市行情的演绎。
其次,前期领涨龙头缺乏资金支撑,高位回落迹象愈发明显。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权重股掀起涨停潮,带动大盘不断上攻,不过近期此类领涨高位回落迹象愈发明显,1月以来,申万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指数分别下跌3.59%、3.69%和4.16%,且成交额显著萎缩。此类品种前期涨幅较大,资金高位离场锁定利润的倾向增强。而银行和地产的市值普遍较大,短期缺乏资金的支撑,高位回落的概率有所增大。领涨权重股的高位回落可能会带动股指步入休整期。
最后,热点散乱,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弱化。本周市场热点较为散乱,无论是去IOE、智能IC卡等新兴产业板块的热点,还是核能核电、各自贸区板块这类主板的题材市场表现都相对平淡,热点乱战格局明显。热点散乱的背后是市场赚钱效应的下降,昨日正常交易的2331只股票中,有1531只股票下跌,占比达到65.68%,其中合康变频(行情,问诊)和合金投资(行情,问诊)跌停,30只股票跌幅超过5%,196只股票跌幅超过3%,缺乏赚钱效应将在短期降低A股的吸引力,股指短期震荡整固将是大概率事件。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