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同时央行将严防各类风险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为备受关注的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局”。2月26日,央行上海总部宣布,从3月1日起,将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但同时,央行也紧盯风险,通过综合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和定价自律措施,加强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避免外币利率剧烈波动和外币存款的大范围“搬家”。
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先行
所谓在上海自贸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是指对自贸试验区居民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对区内居民小额外币存贷款自主定价。
其中,对于区内居民的认定,包括在试验区内依法设立的中外资企事业法人(含金融机构)、在试验区内注册登记但未取得法人资格的组织、其他组织、境外法人机构驻试验区内的机构以及在试验区内就业一年以上的境内个人。
事实上,央行对利率市场化设计的改革推进路线图是:“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的“四步走”战略。而昨日启幕的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则是利率市场化“四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
外币小额存款是指额度在300万美元以下或等值其他外币存款。目前,央行对一年期及以内的美元、日元、欧元、港币四个币种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设置上限。而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金融机构可与客户自行协商确定。
“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标志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凌涛昨日出席政策发布会时指出,这将促进有关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财务硬约束,完善自主定价机制,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降低资金调配成本,更加高效地管理资金,促进实体经济对外开放,影响十分深远。
紧盯资金套利和存款搬家
事实上,对于上海自贸区开展利率市场化,此前也有争议。一些权威人士去年就指出,自贸区可以放开某些形式的资本流动控制,但利率市场化应是全国性计划,不主张在自贸区优先实施。
对此,利率市场化试点后的风险防范,也是央行上海总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昨日的政策发布会上,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张新坦言,虽然整体风险可控,范围有限,但对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的试点放开后,区内区外的资金流动也很难避免。
“我们还是非常谨慎和担心,希望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在风险管理上,不要出现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大规模的为套利而进行的跨境资金流动。”张新表示。
为此,央行上海总部已出台多项举措,严控自贸区利率市场化试点放开后的风险。首先,以合格审慎评估为基础,央行制订了实施意见,从自主定价能力、风险监测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外部协调机制等方面对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进行规范,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对于小额外币存款业务的开放的个人和企业,央行也要求严格认定,要求金融机构严格区分外币存款开户对象,防范外币资金在区内外流动套利。此外,要进行科学合理定价,加强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避免外币利率剧烈波动,避免外币存款大范围搬家。
张新昨日特别强调,不允许“外部经济形势没发生大幅变化,但自贸区外币利率却大幅变动”的情况出现。央行上海总部将通过综合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和定价自律措施,确保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据悉,上海全市对自贸试验区客户开展小额外币存款业务的银行,已提交风险自评估报告和风险防范承诺书,签署利率定价自律公约。截至昨日,已有120家商业银行签署了利率定价自律公约。
后续细则将陆续出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其象征意义更大。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昨日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鉴于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本身较低、存款数量也不多,外币存款利率放开的难度相对较小,此次放开可能象征意义更大些,未来难点在于人民币存款利率的放开。
记者昨日从央行上海总部获悉,目前上海自贸区里的外币存款存量并不大,外币存款余额约为48亿美元,小额外币存款余额为12亿美元。
“不过外币存款利率放开后,下一步人民币存款利率放开可以期待,其中可按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先银行后居民的步骤进行。”张春说,去年推出同业存单,预计下一步也将会对居民和企业放开,或于今年上半年推出。
虽然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为利率市场化良好开局,但关于上海自贸区的资本账户改革和更大程度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值得业内人士期待。
“个人认为,自贸区金融改革中最难攻坚的还是两块,一个是利率市场化,一个是资本账户下的可兑换。”张春告诉记者,后者还没有很多细则出来,这个最为关键。
过去两周,央行已召开了三场推进会,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金融配套细则密集出台。记者获悉,本周晚些时候,央行上海总部还会发布另外两项上海自贸区金融细则,分别涉及“三反”(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和外汇体制改革。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