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纪元公告
|
财经资讯
|
期权专题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CRM登录入口
|
OA登陆入口
|
我要开户
电信宽带入口
新联通宽带入口
移动宽带入口
联系我们
400-111-1855
 
金融产品
加息“信号意义”更强 或成股市利好因素
发布时间:2010-10-20 09:28:50

   此次加息更多是一种“信号”的释放,并不是加息周期的到来,其对资本市场产生的结果将是非常有限的。央行选择这一时点加息,象征性的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借以此举表明央行决心控制流动性的态度。另外,此举还很有可能会加速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笔者分析认为,此次央行加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央行选择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本周四CPI数据即将出炉,央行选择在此时提前于CPI数据而加息,一定程度上可能预示着本周四的CPI数据会超乎我们的预期,以至于央行对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要提前进行控制。

  其次,试图缓解货币供给压力。前几日公布的货币供应增速数据普遍反映出当前中国货币供给增长过快,M2增速依然超出了年初的目标。

  笔者认为,此次加息更多是一种“信号”的释放,并不是加息周期的到来,其对资本市场产生的结果将是非常有限的。央行选择这一时点加息,象征性的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借以此举表明央行决心控制流动性的态度。另外,此举还很有可能会加速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可以看出,央行的工作重心依然放到了通胀压力上,但我们必须清楚中国目前通胀加剧的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过快,其根本原因是外汇占款的增加,央行不得不进行外汇冲销而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这一效应会通过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下,固定汇率制度影响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人民币已经进行了二次汇改并且近期连续升值,继续采用货币政策进行单方面调控流动性抑制通胀,恐怕得不到很好的效果。虽然央行采取了上调利率的手段试图抑制国内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但由于目前美国仍将保持较低利率,中美息差的扩大将会带来更多的热钱流入以及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这将抑制民间资本外流,更加不利于平衡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未来国际“热钱”流入购买价值攀升的人民币资产,势必将继续导致国际收支差急剧扩大,形式更趋复杂,这将加剧中国的通胀问题,加之资产价格中扣除房地产价格尚可采用行政干预来控制外,原材料价格的定价权基本不掌握在中国,这使得通胀在“热钱”的推动下反倒得不到很好有效地控制。

  另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全球处于一个利润追逐型时代,而非单一的成本控制型时代,信贷利率的上调虽然反映出当前借贷成本的上升,但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能够削弱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资金的热情,由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可获取利润的空间依然非常充裕,因此上调利率带来的成本或许会进一步助推资产价格的上涨。

  仔细观察最近的资本市场,当用被视为反映市场预期的有效指标“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一年期”汇率相对于即期人民币汇率的溢价来反映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持续值的时候,当我们对比该溢价和大盘之间的走势的时候,可以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值的强弱竟然和股市之间保持着一种趋同。尤其是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们看到上证指数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值保持了高度拟合。这恰恰说明了当前中国股市的上涨,根本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增强,而此时央行选择温和地上调利率,恰恰会带来更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更多的“热钱”流入,这将继续助推中国股市的持续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