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证综指收于3196.4点,接近3200点,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有色金属板块领涨。两市成交量大幅上升,沪市单日超过3400亿元,创今年3月以来新高。融资融券余额连续上升,目前已达到9329亿元,创1月以来新高。沪指从1月28日低点已上涨超20%,且已突破前高,进入技术性牛市。
最近几周商品暴涨,带动股市相关板块上涨,活跃板块推动大盘回暖。整体看,商品和股市的联动性增加。然而周五夜盘商品期货价格暴跌,多数品种短短几分钟之内断崖式下跌,个别品种甚至从涨停到跌停,重现去年“股灾”时情景。商品市场暴力回调,短期或对股市形成负面冲击。
经济回暖,需警惕地产调控的冲击
回顾一下10月的经济数据,无论是先行指标,还是滞后指标,大部分均好于市场预期,经济回暖迹象明显,企业利润温和增长。具体数据来看,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4%,增速与1—8月基本持平(实际回落0.03个百分点)。PMI分项中,产成品库存为46.9,创今年新高,企业进入主动补库阶段。企业利润好转提高股市估值,叠加风险偏好回升,新增资金流入明显,推动大盘上涨。
从经济增长动能来看,地产和基建功不可没。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和前两季度持平,房地产的贡献率达到8%。基建成为三季度地产数据下滑时,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经济还没有新增长点之前,房地产和基建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9月底开始,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严控地产资金流入。楼市调控有一定的滞后性,短期对经济影响还未显现,10月经济表现较好。但从高频数据来看,10月房地产销售和价格均出现回落,未来势必会传导至地产投资开发等环节,经济在明年一季度或受到冲击。目前政府大力发展PPP,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对冲地产,但具体效果仍需观察。整体来看,经济短期仍有增长动力,但未来需警惕地产调控的负面影响。
央行继续降杠杆,流动性收缩
无论是10月底的政治局会议,还是央行的三季度报告,高层均传导出一个信号——降杠杆。“稳增长”权重下降,“防风险”权重上升,抑制资产泡沫、防范经济金融风险成为未来政府的工作重心。早在今年8月中旬,央行开始实行锁短放长,降杠杆的意图已较明显。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3000亿元,已连续两周实行净回笼。中国10月社融、信贷数据较9月大幅下降,M2增速稍强于预期和前值,M1—M2剪刀差连续四个月收窄。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房贷为主的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仍高达4891亿元,占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例达75%。随着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未来房贷下降可能性极大,因此信贷的高增长不可持续。
近期商品价格暴涨,推动四季度通胀上行。10月CPI同比增长2.1%,未来两个月大概率继续好转,这将制约货币政策,推动市场利率向上。从国外情况来看,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保持在70%以上。美元强势,人民币连续下跌,贬值压力较大,叠加美国和欧元区通胀数据回升,全球流动性或受到冲击。四季度流动性或较紧张,成为制约股市上涨的一大因素。
综上所述,经济回暖,企业利润改善,推动股市上涨。但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虽有基建对冲,但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仍不可小觑。流动性方面,央行有意降杠杆,叠加通胀回暖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制约货币政策,四季度流动性或趋紧,股市连续上涨难度较大。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