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月底了,不过“钱荒”不会来了。随着央行本周正回购操作规模减少到年内最低水平,银行间资金面出现明显宽松,导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路攀升,在昨日盘中刷新上市高点,而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回落,预示着央行货币宽松预期已经投射到市场预期当中。
截至昨日收盘,国债期货主力TF1409一度上涨至94.416元,创出合约上市以来的新高点。而当日,财政部九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4.60%,相较于上次为6.30%,也出现大幅回落。
央行本周共进行了30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均持平于4.0%。操作规模为自今年2月启动正回购以来,单周总量新低。其中昨日进行的100亿元,也创下年内单日规模低点。数据显示,本周净投放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而上周、上上周净投放规模达到1200亿元及440亿元,拆借市场资金利率在短期内明显下降,14天拆借利率降到3%水平。
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被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是央行在营造一个略微偏宽松的预期或导向。毕竟在实体经济依然较为艰难的背景下,再加上外界吵吵不停的所谓中国“明斯基时刻”,至少上述央行的公开操作,已经将央行货币宽松预期投射到市场预期当中。
在短期货币环境宽松已经成为现实的情况下,下一步会不会公开“降准”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毕竟,只是简单、不解渴的资金回购对经济的支持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存贷比”就像一个紧箍咒,尤其是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前提下,银行更无贷款的积极性。而“降准”就成为央行唯一可以采用的释放资金的途径,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会大幅缓解,这也就是为何近期国债期货坚挺上涨的基本判断原因。
兴业银行(行情,问诊)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最新报告中认为,无论是货币市场还是债券市场,相对于“稳增长”需要来说是中长端利率偏高,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SLF)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再贷款等“挤牙膏式”的或非公开的“放水”,都无法起到令中长端利率下行的明显效果。因此,需要公开地全面下调准备金率。
但是,触及降准话题,势必想到李克强总理的最新表态。28日,李克强指出,在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面对下行压力,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尽管如此,想想去年同样的表态下,同样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将中国经济猛然拉起来。如此可见,降不降准的红线,在于底线思维,宽松的政策是短期的还是长久的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态势。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