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素”一直牵着铜价的神经。铜价作为全球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备受市场关注。在22日美国非农数据公布后,隔夜伦铜出现震荡上涨的行情,而进入中国交易时间段,国内铜价却出现了“由涨转跌”的行情。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方俊峰认为,沪铜走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股市走低拖累,整体工业品市场都呈现弱势。美国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外盘铜价对此反应敏感,当日出现大涨,但国内铜价回吐全部涨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内弱外强的格局。同时,沪铜23日持仓有所增加,是空头重回市场的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铜的供需基本面对价格的影响逐渐加大。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精炼铜产量达620086吨,9月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1%,较前月增长10.6%,创历史新高。
据富宝铜研究小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9月保税仓库铜库存增加7万余吨,10月初总库存在45万吨附近,未来仍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库存数据扭转了年初以来的下跌趋势,出现小幅回升。富宝研究员雷连华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保税仓库铜库存并不会直接流向下游,转口和报关都有可能,融资铜也会令库存中精铜滞留更长的时间。
雷连华表示,近日跟踪上海铜现货成交情况显示,从好铜升水上看,上周末主流好铜价溢价100元/吨,而23日却出现贴水超过50元/吨,落差变化很大。当前进口铜及国内铜均较多的流向市场,持货商月末、年末换现意愿增强,而需求并没有出现好转。
下游方面,机构监测数据显示,尽管9月铜材和线缆企业订单均出现了小幅增长(其中铜材企业开工率增长1.9个百分点至79.07%;线缆企业开工率平均增2-3个百分点,大型线缆企业开工率为76.44%,中型为63.45%,小型为59.29%),但明显达不到市场对“旺季”的预期,且调研样本对年末需求仍不乐观。
而从库存状况来看,业内人士指出,铜下游行业库存一直在减少,且逐渐进入年末,下游消化库存的意愿增强;大型企业库存多在一个月之内,而中小型企业基本上处于零库存的状态。
转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