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好就业数据“逼宫”QE、中国对经济增速放缓容忍度提高以及全球铜市场供应压力增大的打压下,铜价在2013年冲高回落,振荡下跌,预计铜价在2014年将宽幅振荡,重心继续下移。
美国逐步退出QE,欧洲经济复苏缓慢
美国2013年11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为20.3万,表现强劲;失业率跌至7%的5年低点,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良好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形势稳步改善。财政问题在2014年1月及2月或再度困扰美国经济,不过,其负面影响有所减小,美国经济在2014年仍有望延续温和复苏趋势。美联储在2013年12月17日宣布从2014年1月起将每月购买资产规模减少100亿美元,至750亿美元。不过,QE逐渐退出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开启,美联储在2014年将继续维持0—0.25%超低利率,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
欧洲方面,2014年,预计欧洲央行将把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0.25%不变,并有可能再次实施LTRO(长期再融资操作计划),以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不过,欧盟现行的货币政策(降息、SMP、LTRO、OMT等)更多地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治标不治本。只有进行制度改革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才能解决欧元区的债务和失业两大难题。虽然金融市场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大为降低,欧元区经济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是欧洲国家仍将在短期经济增长和中长期财政整肃间纠结,2014年欧洲经济复苏将较为缓慢。
中国经济在阵痛中转型
2013年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8%,而自2012年一季度以来,我国GDP增速一直维持在7.0%—8.0%之间,经济高增长态势一去不复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经济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中国经济可以定性为“守住底线,加速转型”。在此过程中,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提高。受制于房地产调控以及产能过剩,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政府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来遏制经济和投资增长快速下滑的局面,守住经济增速的下限。同时,由于表外融资快速膨胀,广义货币增速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在经济数据稳健、通胀中枢抬升之际,央行将继续实施偏紧货币政策。
全球铜精矿供应充足,精炼铜供应过剩
2013年铜矿产量增长5.1%,新增铜精矿产量达到112.5万吨,而2014年新增铜精矿产量有望达到140.1万吨,为近10年来最高。由于全球铜精矿供应增加,2014年铜精矿加工费(TC/RC)将上涨的预期更加强烈。
根据ICSG统计的数据,2013年全球精铜市场供应格局发生根本性扭转,由持续三年的供应紧缺转为过剩,2013年精铜市场将过剩38.7万吨。2014年精铜产量有望达到2206.1万吨,消费量将仅增长至2142.9万吨,过剩量将达到63.2万吨。
虽然从长期来看,铜矿供应压力较大。不过,铜矿山供给中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第一大产铜国智利地震频发,可能阶段性地减少铜矿供应。而且,随着矿产铜生产成本提高以及铜价下跌,实际铜矿产量增长可能不及预期。
因此,从供需结构上看,2014年供应端的变化(铜矿投产力度增大,产量增加)将成为影响铜价的关键因素,可能对铜价产生一定压制,但仍不足以使铜价出现大幅下滑。
中国精炼铜产量持续走高,进口同比增速放缓
2013年11月精炼铜产量增加到654803吨,连续第三个月创出纪录,同比增加23.46%。究其原因:全球矿商向冶炼商支付的加工费(TC/RC)持续增加,远远高于7月的70美元和70美分,在原材料价格下滑之后,中国铜冶炼厂利润增加。2013年12月精炼铜产量料将进一步增加,因冶炼厂急需满足年度产量目标。预计2014年产量仍将居于高位。
从精铜进口方面来看,由于2013年上半年银行展开严查铜融资贸易的行动,精铜进口受到限制,但进入下半年后,在资金面紧张的局面下,进口铜贸易再度活跃起来,精铜进口量开始回升。不过,2013年1—10月中国累计仅进口精铜256.4万吨,同比下滑11.95%,为连续第十个月下滑,显示国内铜需求(包括融资需求)不够强劲。出口方面,由于海外经济好转,1—10月精铜累计出口量为245416吨,同比增加7.85%。相对进口量来说,出口量很小,对精铜的影响很小。
精铜下游消费平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家,但消费结构与西方国家不同,目前铜主要用于电力行业,其次是三大家电行业,两者用铜量占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中国建筑用铜需求未来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从电力工业需求看,2013年1—10月电力工程投资完成额为5614亿元,同比增长2.95%;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为2658亿元,同比增长-0.67%;电网投资完成额为2956亿元,同比增长6.45%。预计2013年电网投资同比增长将在5%左右,2014年电网投资将继续平稳增长。
从三大家电产品来看,前几年家电节能补贴政策退出后,空调等家电行业维持低速增长,对铜需求有限。
总体来说,2014铜市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季节性特征仍会弱化。
转自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