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份以来,沪铝便步入漫长的调整期,从最高点的18295元/吨一度探至11月中旬的15500元/吨,跌幅超过15%。关于后市,笔者从铝市消费情况、自然属性以及成本因素作出分析。
铝市主要消费行业步入严冬
自三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铝加工材开工率出现了普遍下滑,与此同时上海、无锡、杭州、南海四地的现货库存量则出现了明显攀升。随着近期温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在不同场合纷纷表态要进一步落实2012年房地产调控,笔者有理由相信房地产行业的严冬才刚刚开始。终端消费的不济和房产商资金的紧张势必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后续开发进度以及新房开工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房地产市场铝材消费出现回落的概率较大。
交通运输是我国电解铝的第二代消费行业,占全国铝消费的17%左右。据笔者的初步估计,今年国内汽车产销总量约为1900余万辆,同比增速大概在3%—5%的水平,相比2009和2010年超过20%的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由此可见,我国整个交通行业的汽车用铝增量也将非常有限。
电价上涨提升铝市生产成本
发改委近期宣布从12月1日开始将全国燃煤电厂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约2.6分钱,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约3分钱。这意味着对华东和华中那些没有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来说,生产一吨铝将会平均额外增加420元。据了解,目前现货铝价仅为16200元/吨,但是许多外购电力的中小铝企业的生产成本高居17000元/吨之上,加上此次电价上调,对这些铝企业来说将是严重的打击。当前我国电解铝企业超过三分之一已经处于亏损态势,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减产甚至停工,这一点已经从10月份公布的电解铝产量环比增幅明显降低中得到了验证。
众所周知,电解铝是一个耗电大户,但是由于铝在生产开工之前会有一个预热的过程,而这个预热过程会产生非常昂贵的费用,我国的电解铝企业自2008年以来已经步入低利润率的水平,所以成本的影响对铝企业来说越来越大。之所以当前电解铝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停产行为,除了我国西北地区用电成本较低以外,实际上,中部的大部分电力成本较为昂贵的电解铝企业都担心一旦停产会造成企业更多的运营成本支出,所以铝企业的停产会是一个底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弱势的铝价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一旦铝价的亏损超过企业的运营成本或者是铝价长期处于亏损局面,电解铝企业出现大面积的减产将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铝价出现了严重的跌幅导致我国电解铝企业出现了大范围的停产行为,这使得铝市场也在之后的几个月出现了明显的供应短缺,铝价则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推动性上涨。
铝市供需结构有望改善
欧债危机以及国内的房地产调控使得我国铝出口和消费出现了萎缩,但是随着电力成本的提升,铝成本刚性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铝的自然属性则会在这种消费疲软和成本支撑中得到强化,随着价格长期处于成本之下,铝企业减产的幅度会出现扩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铝的供需结构。因此,电价上涨提升铝的成本,从而增强铝的防御性,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KANI)
【上海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