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中国官方、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双双“出炉”,但它们的表现一喜一忧——前者降至49.6,刷新逾三年新低;而后者继续回升至48.6,创下五个月高点。
国泰君安(22.26 +1.04%,买入)证券宏观团队认为,11月官方与财新制造业PMI背离的原因是官方样本里重化工业占比较大,若剔除重化工业影响,官方和财新PMI方向大体一致。两数据均显示工业通缩加剧和企业去库存加快,维持经济中期“L”形走势判断,出路在于供给侧改革。
中金债券团队认为,从微观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此次官方PMI更接近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建议重点关注官方PMI数据。
“11月官方制造业PMI小幅回落的原因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和生产淡季等因素削弱生产扩张动力,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振荡下行,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减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这样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从官方PMI分项指标来看,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购进价格等指数下降,反映企业信心不足,去库存活动增加;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幅度较大,预示外需水平可能进一步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回落的背景下,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11月中国非制造业PMI为53.6%,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11月电信、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持续活跃,“双十一”催生邮政快递业活动明显上升,网络消费保持较快发展趋势,成为引领消费增长的亮点。
“近期的宏观数据并没有给出经济好转的明确信号,这也是政府及时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原因。”中期研究院宏观策略分析师李莉认为,在人口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传统的三大动力——投资、消费和出口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尤其是10月出口降幅的扩大使市场清晰认识到传统增长动力的衰竭。供给侧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传统过剩产能的去化,这对制造业的负面拉动作用将延续。
在宏源期货分析师郭志红看来,目前我国经济内部需求依然疲软,企业盈利状况不佳,补库和购买意愿较低,采购品价格加速下跌。传统行业不振仍是拖累经济的主要因素,未来面临通缩风险。为托底经济,未来财政政策有必要继续扩张,货币政策应适度宽松,预计包括扩大赤字、减税、发行专项金融债、降息等在内的措施会不断落地。
对于工业品期货走势,郭志红表示,实体经济需求端的有效改善是其反弹的基础力量,在经济仍在寻底的情况下,工业品期货难有大起色。李莉认为,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后,美元指数或将出现阶段性回调,商品市场届时会迎来短暂的喘息之机。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