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白银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上市以来,白银期货在运行整体平稳的态势下,体现出有利于现货企业套期保值的三大特征:
首先,中国白银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密切联动,从而为现货企业套期保值提供了相对理性的交易环境。众所周知,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者和投资者是互相依赖但又互相制约的共生关系。一方面,没有投资者为套期保值提供流动性,现货企业的套保操作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恶性市场操纵或者投机引发的期货价格异变又会损害现货企业的利益。因此,在价格相对理性基础上的交易活跃才是现货企业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的先决条件。截至6月1日,上海白银期货最活跃的1209合约收于5832元/千克,相比其上市首日收盘价6140元/千克下跌5.01%,这与同期国际银价的下跌走势高度一致。中国白银期货并没有因为其是新生品种而被“炒新”,相反体现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成熟,这为外向型程度较高的白银产业提供了一个稳健的市场氛围。
其次,白银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稳步增长,为现货企业套期保值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流动性。自5月10日上市以来,白银期货成交活跃,最活跃的1209合约双边成交量每日在20万手以上,折合白银3000吨以上,而持仓量在8-9万手之间,折合白银1200-1350吨。活跃且具有深度的市场提供了现货企业套保操作的流动性。
最后,白银期货流动性在远近合约之间的合理分配,增加了现货企业套期保值的期限选择,有利于套期保值策略的常态化。到目前为止,尽管白银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主要集中在最活跃的1209合约,但是较远期的1212合约也具有相当的成交量和持仓量,这使得白银期货没有出现交易活跃但流动性过于集中在单一合约的情形。白银期货流动性在远近合约之间有合理的分配,既增加了现货企业套保期限的选择,使得期货市场合约与企业套保的期限更为匹配,也便于企业逐步向远期合约移仓,避免合约期限的“断层”,有利于套期保值策略的常态化。
转自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