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节前综合征发作
虽然从技术上看,9月9日的暴跌实质是阶段性涨幅过大以后,高位累积的获利盘太多,加之技术指标走到行情末端,引发了平仓要求。但这仍无法平息市场对暴跌原因有多种猜测,投石入湖,带来涟漪层层,无法定论大跌之后必然带来的悲观情绪而引发的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让投资者难以摆脱各种消息困扰,这给加息等传闻以土壤。
此外,号称史上最长假期即将到来,宏观面仍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技术面压力依然沉重,基本面仍然有诸多隐忧,同时按照惯例节前资金有回收需求,因此市场人气不旺,参与度较低,市场不稳定情绪增加,再加上加息传闻不断,在这种情况下,稳健的投资者一定会选择降低仓位以应对可能来临的不利局面。这从近几天的前20大交易会员持仓走势上得到验证,其持仓在不断增加情况下,净多头出现大幅减持。
加息树欲静而风不止
当CPI连续2个月超过3%情况下,市场开始揣测央行是否会采取加息措施来抑制CPI的上涨。尽管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认为未来粮食价格上涨有望保持在一个合理空间;由于工业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也有一定下降空间;而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在已有大幅回升的情况下,今后三四个月再度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因此价格总水平并不具备持续大涨的基础,如果管理得当,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可以实现。但市场似乎并不认同其观点,对加息的忧虑并没有减弱。上周“加息闹剧”余波刚平,本周加息传闻再度于市场中流传,带来市场剧烈震荡下行。
对于加息,笔者仍坚持近期不是加息窗口的判断,原因有:第一,尽管8月份CPI涨幅达到3.5%的今年最高位,但主要受节日消费增多等短期因素影响,后期价格总水平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扣除食品等因素后的核心CPI并不会太高且在回落中。因此,短期无加息必要;第二,9月14日央行发行了890亿元1年期央票,比全周的到期量还多出40亿元,实现了资金净回笼,此举与节前投放流动性的惯例不符,但与当下甚嚣尘上的加息热议结合起来看,这一操作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说明央行仍希望通过此手段来缓解加息压力;第三,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与银行债务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纠结在一起,政府当前需要以时间换空间。
汇率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在中国上周周末公布的一系列向好的数据基础上,本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过去的四个交易日内显现快速大幅升值态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突破6.73,中间价报6.7250,并一举攻破6.75、6.74、6.73三大关口,连续第5个交易日创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在中国高度谨慎的货币管理环境下,这已算是相对较大的升值幅度。汇率上的变化也造成本周来金属市场外强内弱表现。同时,在宏观面数据处于平稳期,汇率变化将可能直接影响贸易结构的平衡,从而带来金属存在继续下调空间。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争论的热点之一。在美国国会要求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立法之际人民币汇率上升具有一定政治意义,因此,短期内人民币上涨或仍将是主基调。但是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实际情况,人民币缓慢升值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宏观调控和政策目标的,因此,在中国经济还没有完成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人民币不存在显著升值空间。当然,近期还应该关注日本政府是否会持续干预汇市,这也将在短线上影响美元走势,从而影响到人民币汇率和大宗商品走势。
减排短期突击影响小
进入9月,我国的“十一五”规划进入尾声,同时“十一五”节能目标考核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为完成节能降耗的考核指标,江苏、浙江、山西、河北等地纷纷拉闸限电,部分地区的“用电大户”作出了“积极的奉献”,这其中包括有色金属。
但对于期锌而言,节能减排对精炼锌短期有一定影响,但不大。供给上看,由于前几个月的设备检修,锌冶炼厂开工率在6、7月份出现下降,因此,短期节能减排最可能的因素就是延缓开工率的回升,但是不会对锌产量产生整体影响,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现状仍将继续维系一段时间;需求方面,尽管对锌的初级产品镀锌板有一定影响,但对于最终消费行业诸如房地产和汽车等产业的影响有限。综合而言,节能减排不会对锌长期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作为一个市场炒作题材,其影响也相当有限,这一点在近期沪锌走势也可以得到体现。
转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