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由其裂解的成品油为交通工具提供动能,沥青为基础建设的基本原材料。甚至,我们穿的衣服、家里面的水管和购物时的塑料袋不少都是由原油的下游产品生成的。由于原油的用途广泛,在现代社会中,任何国家或者个人都离不开原油。
随着人类对原油依赖度的提高,原油的价格或者供应就成了各主要经济体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前几年,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80—110美元/桶的高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加之中东这个世界最大的原油产地局势不稳,主要经济体开始寻找解决高油价的办法。为了获得供应稳定且价格低廉的原油,中美两国的思路殊途同归,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美国方面,通过页岩技术,原油自给率大幅上升,未来几年有望取代沙特,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中国方面,由于自身的资源特点,想挖掘本国的油气资源并不现实,因此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煤化工来部分替代油化工,以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解决高油价的问题。
乙烯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化工原材料,主要由石油裂解而来,因此原油的涨跌对乙烯的价格影响很大。此外,煤化工的主要产品就是煤制烯烃,即用煤炭来生产乙烯。中美两国解决高油价问题的方法“坑苦”了塑料。其一,页岩油技术的兴起造成了原油供应的增加,原油价格的暴跌直接导致塑料成本的塌陷;其二,中国煤制烯烃技术的兴起使塑料的原材料供给增加。在页岩油和煤制烯烃的前后夹击下,号称天然多头品种的塑料,期货价格“溃不成军”,9000元/吨的支撑被无情地打破。
随着原油价格的暴跌,煤制烯烃行业遭受重创。当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之上时,煤化工是有成本优势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煤化工装置上马。目前,原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煤化工的成本优势不再,特别是原油跌破60美元/桶时,煤化工装置的成本已经明显比油化工高了,这造成了煤化工装置开工负荷大幅下降,没有投产的装置推迟投产,计划上马的装置暂时搁置。此外,虽然目前油化工相较煤化工具有优势,但是市场普遍认为原油的价格很难长期处于低位,加之乙烯一体化装置投入的资金动辄上百亿元,时间周期需要数年,资金对于投产油制乙烯装置非常谨慎。煤化工被低油价遏制,油化工又被低油价周期的顾虑捆绑,这种情况下,化工行业中供应相对紧缺的塑料,短期内很难出现供应的大幅增加。
综上所述,当原油价格在60—80美元/桶时,低油价除了引起塑料成本的塌陷,也对煤化工产生了抑制作用。然而,一旦原油价格低于60美元/桶,煤化工基本上会被市场挤出,油价的进一步下跌对塑料的影响就成了单纯的成本下降。届时,化工品中相对抗跌的塑料,开始领跌也说不定。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