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聚烯烃价格的反反复复让市场人士摸不着头脑。昨日,在深圳举行的“2016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中信期货的分会场上,有不少嘉宾表示,未来聚烯烃市场的主基调仍是反复行情。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当前无论是从聚烯烃整体的社会库存天数,还是上游和港口库存情况来看,均处于中等水平,即期库存压力不大。而从聚乙烯5月合约交割后仓单迅速减少、期货重新贴水来看,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不过,未来聚烯烃供应压力将重新加大。
“今年开始,全球聚烯烃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投放周期,国内市场也不例外。”中信期货研究员林菁介绍,2016年,PE国内计划新增产能为161.2万吨,占比11%,全密度新增10%。与此同时,境外新增PE产能提升(15%以上产能投向国内),PE产能进入周期性投放期。而国内计划新增PP产能326万吨,占比14.5%,聚烯烃新增产能投放压力开始逐渐显现。基于此,市场将关注点集中在国内装置检修方面。据记者了解,往年4、5月是聚烯烃市场的集中检修期,然而就今年的情况来看,却远不及市场预期。
“从PE角度来看,去年是三年集中一大修的时间,今年检修装置显然已不多;从PP行业来看,原本今年市场对于PP检修是有所期待的,但实际表现却不如去年同期。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下半年检修会相对更少。”林菁称,从基本面而言,供应逐步过剩的格局已确定,可能会引起价格重心逐渐下移,但在运行过程中,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或会引发出阶段性行情。
“在下跌趋势中,潜藏着由不同因素引发的各种阶段性反弹行情。”前程石化投研部胡志文说,如原油市场或者聚烯烃装置发生意外,下游阶段性补库存,装置投产冲击后的市场情绪修复,以及远期预期落空后导致的期货贴水修复等,都可能引发市场再次出现阶段性反弹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聚烯烃相关品种价格波动将由单边趋势过渡到盘整阶段,但市场应对行情的变化游刃有余,原因在于现有市场主体的操作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据胡志文介绍,聚烯烃工厂采购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旺季随用随买,补库存现象很少出现,上游和下游工厂基本以控制库存为主,即使到了淡季,呈现的也是安全库存运行+阶段性补库的模式。
对贸易商而言,目前,在塑料价格振荡下行的格局下,“赌行情”“搬砖”等贸易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利用期货为辅助工具来经营。
据象屿股份(10.34 -1.15%,买入)产业投研部陆长林介绍,结合现货贸易的期现套利交易是目前的主要贸易方式,具体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品种套利。跨期套利是期现套利和合约间套利,跨市套利是美元货与人民币货之间的价格套利,跨品种套利是产业链上下游品种之间的套利。
“就聚烯烃市场而言,现正处于‘利润好—扩产能—挤利润’这样一个周期,后期利润收窄是大趋势,所以当前可以采取买外盘原油、空聚烯烃品种这样一个套利。”陆长林认为,贸易商需要搞清楚供需强弱的差别,量化不同品种的消费比,选择现货价格最强的品种买入,期货价格最弱的品种作为空头头寸,这是价差优化的核心逻辑。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