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以来,煤炭市场可谓草木皆兵,大集团多次调整报价,不到一个月累计降幅达45元/吨,港口锚地船舶低位徘徊,海运费创下历史新低,悲观气氛笼罩市场。期货价格同样跌跌不休,1409合约跌幅近4%,远月合约升水幅度逐渐缩小。
港口库存居高不下,煤企无奈降价
6月26日以来,大集团多次调整煤炭报价。7月22日大集团煤炭长协价格再降5元/吨,其中5500大卡动力煤优惠后为485元/吨,距上次调价仅间隔1周,且这并非最终结算价,月底以月度最低价结算。至此,5500大卡动力煤累计降幅达45元/吨。降价的背后是港口堆存压力持续不减。截至7月23日,秦皇岛港库存725万吨,比6月26日仅下降25万吨。
需求不旺导致电厂日耗未能有效增加。截至7月18日,六大电厂平均日耗66万吨,虽较前一周的64万吨微幅增加,但相比去年同期79万吨的日耗,今年的需求仍不乐观。与此同时,六大电库存总量为1328万吨,周环比减少4万吨;库存周平均可用天数为20.1天,较前一周减少0.9天。随着气温的升高,电厂日耗略有增加,但库存充裕难以激发电厂的大规模采购热情。
进口煤硫分方面有优势,数量难以大幅回落
下水煤销售不畅已经令煤企疲于应付,上半年进口量同比微增,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的供应压力。1—6月我国共进口煤1.6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6月进口2505万吨,同比增幅达12.28%。目前广州港库提价4200大卡的印尼煤报价390元/吨,5500大卡的澳洲煤报价570元/吨,相较于内陆煤仍有一定价格优势。8月装船的5500大卡动力煤FOB纽卡斯尔港市场报价57.5—58美元/吨, 如果国内煤价继续下跌,那么印尼煤非长协销售会受到较大影响。澳洲煤则存在调价空间。
长期来看,进口煤在成本、硫分方面具有优势,进口量不会大幅回落,内贸煤难以从根本上收复进口煤市场,销售困境的扭转还需依靠需求的有效增加及供应结构的调整。
近期价格仍承压,长期季节性采购值得期待
7月23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98元/吨,下降8元/吨。6月以来该指数连续8周下降,下降幅度继续扩大。本轮市场调价重要的参考是库存,环渤海库存不降,煤炭价格就难以止跌,供需矛盾的转化不在价格而在需求。目前锚地船舶数量40艘左右,没有明显增加,煤炭消费也缺乏明显增长点。6月全社会用电量4639亿千瓦时,虽然同比增长5.9%,但比去年同期仍低0.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运输环节的税费减免政策有望降低成本,然而这个优惠是留给煤炭企业,还是完全让渡给电厂,存在不确定性。
短期来看,需求不足,港口堆存过高,电厂担忧调价政策延续而不敢采购,市场预期较为悲观,将迫使现货煤价进一步调整。长期来看,煤企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牺牲短时盈利能力占领市场的策略难以长久,三季度末季节性需求到来之时,供需矛盾得以缓和,煤价反弹是大概率事件。动力煤期货1501合约小幅升水于现货,待市场企稳,可考虑布局长线多单,做四季度反弹行情。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