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白银上市之后,玻璃期货抢在1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3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其中,首批上市交易合约为FG303、FG304、FG305、FG306、FG307、FG308、FG309、FG310、FG311,各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1420元/吨。
玻璃期货交易手续费收取标准为3元/手。而自上市之日起,玻璃期货合约当日开平仓手续费减半收取。玻璃期货的保证金为6%,每手玻璃20吨,按照1420元/吨挂牌基准价计算,每手合约价值为28400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自从玻璃期货上市的消息传出后,产业链上多数企业表示,愿意了解和接受期货,并通过期货规避生产经营中的风险。
但能否更大程度改变产能过剩、利润压缩等产业现状,上海中期期货研究所分析师见惊雷认为,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可能需要两三年,玻璃期货越来越成熟,有些企业通过期货确实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那时候可能更多企业才加入。”
影响定价体系
见惊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玻璃期货成功上市,对这个产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期货价格出来后,必定会给生产厂家提供价格参考,比如期货价格变了,你这里不变,是不可能的”。
以前,厂家定价,一般会根据库存、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供求判断等信息决定出厂价。在玻璃生产体系上,生产厂家一般占主导地位,具有价格的决定权,中间商和下游则主要根据厂商的定价决定采购与否。
见惊雷说,对于厂家来讲,未来定价体系将面临改变。“它可以不做期货,但必须关注和研究期货,如果不注意的话,企业就会比较被动。”
此外,在外界看来,玻璃期货上市后,原本是竞争对手的厂家,现在可能促进合作,“现在整个产业处于过剩的状态,因此大家都愿意别人来买自己的玻璃,乐于合作。”
从金融危机后,受投资拉动,国内新上了很多玻璃生产线,经过连续十年的大规模的扩张,目前玻璃达到产量年年创新高,竞争非常激烈,这种情况下,价格有往下走的压力。
生意社数据监测显示,11月份玻璃价格主要以下降为主。其中,11月1日报价17.71元/平方米,30日报价16.37元/平方米,跌幅7.57%。经过9、10月份的上涨,步入11月,玻璃行情冲高难以为继,掉头下行。
生意社分析人士向本报记者称,目前玻璃步入常规需求淡季,“厂家出货困难,库存攀升”。此外,国务院屡次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房地产作为玻璃行业的主要市场,受到政策压制。“需求不足,下游用户卖不掉玻璃不可能再从厂家那里进玻璃,这样生产企业不得不考虑降价。”有企业人士如是说。
对此,见惊雷表示,有了期货以后,这会是一个好的机会,利用这个工具达到利润、布局的目的。
玻璃生产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套保来对冲价格下跌的风险,尤其是近期市场的价格走低。而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对冲玻璃原片价格上涨或库存下跌的风险。
见惊雷同日也提醒说,目前玻璃企业对期货的认识还比较浅层,更多是不了解,“企业过去专门做玻璃生产,他们对期货、金融认识还很不足”。
企业靠天吃饭
值得关注的是,玻璃企业生产线一旦点火,轻易是不能停的,一旦停产锅炉就会坏掉,损失更大。
由于不能轻易停产,很多玻璃企业在年景不好的时候,也没办法控制产量,“他们对价格风险的抵御是非常低的,完全是靠天吃饭。”见惊雷告诉本报记者,很多企业即便知道生产出来赔钱,也不得不继续生产。
根据见惊雷的测算,如果停产,一条玻璃生产线大概损失4000万元。而截至今年年中的时候,几乎是全行业亏损,8~10月玻璃价格有点回升,但整体还是不乐观。
玻璃期货上市后,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如果企业懂期货,就能做套期保值提高效益,在年景不好的时候,依然能保持少亏损甚至不亏损。”见惊雷说。
值得关注的是,期货的影响主要在价格,以前价格变动一周一次,这次变动更快,对于生产经营,如果做了交割,需要有个仓库,参与到这些业务当中,银行会授信,对他们也是积极影响。
不过,玻璃期货对企业影响的大与小,也跟企业对期货的理解程度有关。
据悉,由于期货比较专业,如果企业不懂就参与进去,可能负面影响很大,即赔得更多。“期货价格一直在变动,如果他的客户懂期货,可以用这个价格来谈判,对行业的影响是必然的。”见惊雷说。
转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