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出产的原油目前占据全球总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然而目前,美国对欧佩克原油的依赖度正在削减。美国能源部(DOE)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口原油占美国国内消费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60%大幅降至目前的30%;同时,欧佩克原油占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比例也在2013年大幅降至38%,而1980年这一数据为62%。
美国进口量逐年下降
英国《金融时报》对美国能源部公开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推算出,今年8月欧佩克原油占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比例也已跌至40%,为每日290万桶,是近30年来的低位;而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也大幅上升至每日895万桶,为近30年来最高水平。
目前,虽然美国从科威特和伊拉克进口的原油有所增加,但其从阿联酋和卡塔尔进口的原油数十年来一直保持很低水平。此外,美国从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进口的原油为每日89.4万桶,略低于进口总量的12%。而在高峰时期,海湾国家的原油曾占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上述数据显示出,美国对外国原油的需求量正在降低,而美国本土的原油产量正随着页岩油气产量的激增而稳步增长。对此,高盛集团在其报告中表示,美国的页岩油未来将会取代欧佩克,成为原油生产的最大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欧佩克正在失去定价权,全球石油生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
油市已成“买方市场”
普氏能源资讯全球石油编辑总监埃斯瓦瑞-拉马萨米认为,供需失衡是国际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所在。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增速放缓、美国进口原油的数量也在进一步减少,导致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中东维持高产、美国新增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供应充足。
眼下,由于美国这匹“黑马”的闯入,原油市场的供应显得更为充裕,与此同时,全球石油市场也正面临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目前美国依然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净进口国。而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欧洲原油的消费高峰已过,经济增长强劲、同时原油需求旺盛的亚洲未来将成为各方争夺的市场。而中国作为最有潜力的买家,更是各方争夺中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曾对市场有“呼风唤雨作用”的欧佩克实际上正在丧失对原油市场定价能力的掌控权,而开展了页岩油气革命的美国则在价格博弈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主导作用,从而成为先发性“产量调节者”。
德意志银行大宗商品基金经理龚达维表示,欧佩克日益无法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平衡原油市场角色,无法通过调整石油产量目标来影响油价,“尽管我们仍相信欧佩克依然是生产调节者,但它不再是率先行动者,这也是目前全球石油市场买方市场现状的重要反应”。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