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欧美日央行相继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天胶主产国通过收储和限制出口来保价托市,宏观利多与基本面托市形成利好共振,催生了一波近3000点的熊市反弹。笔者认为,随着利好退却,此次熊市反弹已经接近尾声。
QE3表面利多,实则利空
9月14日,美联储祭出开放式QE3,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MBS,直到劳工市场出现改善。此消息一出,市场看多声一片,但笔者认为QE3仅是表面利多。一是QE3每月规模仅有400亿美元(扭转操作是“买长卖短”,与QE不同,二者不能加总),火力上远小于QE1和QE2。二是量化宽松刺激经济的效果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征,从道琼斯指数和美国原油的涨幅上可见一斑,理论上讲,刺激次数越多,效果越差。三是量化宽松的持续时间并不是真正的毫无限制,控制通货膨胀也是美联储的重要目标。四是目前股市和商品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上升空间不大。QE3的推出仅在短期对沪胶产生利多影响,但这种熊市反弹不会演化成趋势性反转。
供应依旧宽松
为提振胶价,主产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在8月出台了减少30万吨出口和翻新10万公顷胶园的保价措施,9月泰国宣布用300亿泰铢高价收储橡胶。笔者认为,限制出口和政府收储均不会对天胶的供应产生实际影响,仅是延后了这部分橡胶投放到市场的时间,供应总量并没有减少。后市这部分供应总会重新进入市场,这成为悬在多头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翻新10万公顷胶园,理论上能减少15万吨橡胶供应,但其绝对量太小,无法动摇今年供应宽松的格局。最近两个月的ANRPC报告,均预期今年橡胶丰产,产量约为1083.3万吨,较去年增长4.7%。
产业链深陷库存泥沼
库存最能客观衡量橡胶的实际供需情况,供不应求时表现为库存偏紧,供过于求时表现为库存增加。今年,在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下,橡胶全产业链深陷库存泥沼。上游市场,主产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9月份橡胶库存合计647万吨,上年同期为494.1万吨,同比增长31%。中游库存方面,主要消费国中国,目前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升至25.85万吨,创历史新高,去年同期为13.04万吨,同比增长98%。下游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6、7、8月的汽车库存分别为68.86、73.63、74.25万辆,库存不断增加。
目前,无论是产胶国还是消费国,橡胶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下游汽车业库存也处于高位。眼下虽然到了汽车销售的黄金季节,但今年的“金九银十”很可能成为泡影。去年日系车辆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24%,近期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抵制日货愈演愈烈,日系汽车企业一度停产,这将使得“金九银十”充满变数。下游重卡销售仍然惨不忍睹,8月重卡销量仅3.76万辆,同比大跌34.4%。随着天气转凉,基建项目对重卡消费的拉动效果有限,其效果最早要到明年春季才能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目前天胶产业链深陷高库存泥沼,保价限产政策也无法改变供应宽松的格局。沪胶市场有望结束熊市反弹,重新步入跌势。操作上,可沿5日线逢高放空。
转自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