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成品油供大于求的局面也缓慢显现,同时随着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冲击,国内销售企业批发环节价格被逐步压缩,市场销售步履维艰......
自2014年下半年原油出现暴跌开始,国内成品油市场就缓慢步入历史上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尤其是随着国内经济转型供求出现逆转,再加上替代能源的冲击,国内产能过剩局面加剧。尽管市场低迷使得政策调控恰逢其时,相关整顿也全面推进。
放眼当前国内市场,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在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之下,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形成了政策管控两端(出厂环节、零售环节),中间市场自由竞争的“市场化”格局。然而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下的“惨烈竞争”,加剧了油价下行的趋势,导致油品销售,尤其是批发环节由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香饽饽”变成了当前的“微利”行业。
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主营单位的成品油批发、零售的价格毛利差在800-900元/吨。
终所周知,随着国内批零价差的逐步增加,批发环节的利润将被进一步蚕食,而利润也将转移到零售环节。所以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大背景下,加油站终端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因此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低位震荡、以及国内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可以肯定中国成品油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全面竞争的时代。所以成品油销售企业,在适应当前国内政策的前提下:变则通,不变则亡。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国内成品油形成了以中石化、中石油为核心的“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在市场中民营炼厂以及民营贸易商适度参与特殊环境。根据销售企业的性质,可以将国内企业分为两类:一是国有企业(中石化、中石油等);二是民营企业(地方炼油企业、贸易商)。
卓创资讯认为,未来成品油销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市场的定位,去做针对性的调整。毕竟“坐等客户来买油”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企业需要走出去,才能赢得先机。
第一、低价竞争非长久之计,品牌建设才是重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在资源过剩的环境中,低价的竞争策略也锁定了一部分固定用户。不过任何商品的价格竞争均不是一项长久之策。虽然成品油的“同质化”属性,决定了消费者会对油价的高低形成一定的依赖。但是不可否认,消费者对于油品质量的认知,主要还是集中在品牌价值的认识上,而这也决定了消费者选择的倾向性。所以成品油销售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首要任务就是对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
在国内历史环境的影响下,两大集团的品牌形象根深蒂固,随着以中石化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其品牌仍是国企优势所在,因此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开发多样化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继续加强品牌建设,仍是企业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随着油品质量升级、炼油工艺提升,以及原油进口使用权的开放,其油品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加强自身品牌的打造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目标之一,以京博石化、富海石油等炼厂为代表的地方企业,走在了品牌建设的前端,推出高端汽油、完善企业文化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只是民营企业的品牌之路充满艰辛。
第二、顺时而变,开发多样化服务。
随着国内成品油资源供应的逐步增加,国内销售市场也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化买方市场,因此销售企业也需要顺时而变,增加多样化的服务。
针对买卖双方市场的转变,国有企业首先要放低姿态,利用自身的网络、品牌、资源等优势,加大对客户服务的提升,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服务模式,同时需要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品牌地位。
而民营企业则需要增加自身对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并加强产业链体系的完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抱团求生,利用自身在销售市场的灵活程度,加强对市场的开发与深入,打造“强强联手”的共赢局面,一切以客户利益出发,改善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
综合而言,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竞争时代已经到来,市场将是唯一的主导,只有在掌握市场脉搏,才能从容应对挑战,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来源: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