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末开始,动力煤价格经历了一波小幅反弹,市场上出现了“动力煤价格已经见底”的声音,但究竟后期走势如何,笔者认为,说“见底”为时尚早。
动力煤价格前期的反弹是由供应端带动的。中煤集团自8月开始,实施“限产稳价”措施,在集团煤炭核心产区晋北矿区限产20%,折合2000万吨。龙头企业神华集团此前也已经决定今年限产5000万吨,减销6000万吨。
此外,8月7日—12日,大秦线进行了为期六天的例行检修。在此期间,每天检修两小时。这减少了沿线港口煤炭的调入量。加之煤价持续低位,产地发运积极性下降,使得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下降到600万吨以下。
上述两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库存的压力,进而刺激企业在8月集体上调动力煤价格。
目前来看,整个煤炭行业的形势并不乐观。煤炭企业亏损面积已超过70%,9个省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在主要产煤省区的36家大型煤炭企业中,20家企业亏损,9家企业处于盈亏边缘。同时,银行大幅压缩贷款额度,上浮贷款利率,更加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再加上今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滑,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更加严峻。
虽然蒙晋等煤炭主要产区相继出台了救市政策,如限产保价、建立煤炭销售联动机制,供应端过剩压力开始被动收缩,但中小煤矿对于价格高敏感度,一旦煤价出现回升,供应会迅速重新扩张。
笔者认为,决定动力煤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下游需求。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为24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7月单月,火电发电量为36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另外,全国有17个省份火电发电量出现负增长,华东区域5省市全部负增长,华中区域除河南外也均为负增长,南方区域的广西、贵州、云南也为负增长。与前几年每月高达两位数的用电量同比增速相比,目前火电发电的增长明显放缓,这也反映出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市场对于近年GDP 增速的预期大致在7.5%,电力需求并不明朗。
总体来看,煤炭产量的缩减暂时缓解了供给过剩矛盾,对煤价企稳起到支撑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行业迎来拐点。在工业用电需求不振、西南水电持续增加的影响下,动力煤需求端并未出现改善。笔者预计,直到冬季存煤期,市场才有可能回暖,在此之前,动力煤走势都将偏弱。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