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纪元公告
|
财经资讯
|
期权专题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CRM登录入口
|
OA登陆入口
|
我要开户
电信宽带入口
新联通宽带入口
移动宽带入口
联系我们
400-111-1855
 
能源化工
政策宽松数据好 国际油价连涨七周
发布时间:2013-01-28 08:53:30

  国际原油市场看空者依然很多,但是自去年12月初以来,尤其是进入2013年之后,受益于世界主要央行的宽松政策和利好经济数据,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连续数周上涨。

 

  宽松政策刺激油价上涨

 

  尽管包括高盛和国际能源署(IEA)在内的众多机构看空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但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趋势尚未出现,截至上周(12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价格已经出现连续七周累计上涨的情况,布伦特原油价格也震荡上涨至近3个月的高位。

 

  目前,NYMEX原油期价已经从去年12月初的86美元/桶上涨至目前的96美元/桶,涨幅超过10%,布伦特原油期价也从去年12月初的107美元/桶上涨至目前的113美元/桶。此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监测的一揽子原油价格也在过去7周中的6周出现上涨情况,仅在截至118日当周出现轻微下降。

 

  根据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以及OPEC此前预计,今明两年全球原油需求难以出现强劲上涨,原油日均需求涨幅仅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在需求难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国际油价的连续上涨与世界主要央行的宽松政策以及近两个月良好的经济数据密切相关。

 

  摩根士丹利跟踪研究显示,在其研究覆盖的33个央行中,自201111月以来已有16家央行采取了宽松措施,10个发达经济体中有7个宽松,23个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也有9个采取了下调基准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的宽松政策。

 

  自去年11月开始,全球市场宽松预期就再次不断增强,由此带动国际油价上涨,而进入今年1月份之后,宽松预期进一步得到落实。美国众议院本月23日投票通过短期调高公共债务上限议案,允许美国财政部继续发行国债以维持联邦政府运营至519日,进一步缓解了市场对于美国债务问题上限的担忧。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利好经济数据对于推动原油价格的功劳同样不可忽视。继去年12月主要经济体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之后,本月数据再次显示利好信号。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19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再次减少5000人降至33万,为2008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另外,中国2013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为51.9,继去年11月重返50上方之后,该指数创下24个月新高,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获得52.222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欧元区1Markit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为48.2,也高于预期的47.5Markit公布的1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升至56.1,创2011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新兴市场将带动原油需求上升

 

  虽然欧美利好消息不断,但是从原油具体需求市场来看,带动全球原油需求上涨的主要还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德意志银行预计,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中65%来自亚洲地区,22%来自中东,16%来自拉美地区,中国经济的改善将推动石油需求的回升。

 

  EIA也认为,在中国和印度等快速发展国家的带动下,2013年全球石油日需求估计将增加90万桶,至9010万桶,2014年预计将进一步增加140万桶。

 

  EIA还表示,2014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石油总需求的比例有望首次突破50%,超过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消费量,经合组织成员国需求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例将降至50%以下。而从供应方面来看,OPEC近期报告显示,201212月欧佩克原油产量较上月继续减少46万桶/日,主要由于沙特、伊朗等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产量下滑。

 

  分析认为,沙特等原油主产国主动减产导致欧佩克的产量在去年12月份明显减少,进而降低了全球供应的压力。EIA指出, 2013年全球原油市场大部分时间将保持需求略超供给的状态,而未来两年的全球石油供应预计将会超过需求增长,迫使OPEC控制产量。

 

转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