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遭到欧盟正式石油禁运后,伊朗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当地时间15日,沙特和阿联酋已启用两条绕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新输油管道。
两国新开“油路”之举,不仅令受限于波斯湾“油路”的中东产油国获得了巨大的灵活性,更令一度自以为手挟“王牌”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陷入了空前的被动。就在当日,伊朗还曾发出警告,如果欧美不取消制裁,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如今,面对愈加严厉的欧美制裁,伊朗曾多次“要面子”地表示,制裁对伊朗石油产量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但从伊方多次威胁封锁运油要道霍尔木兹海峡以及其石油日产量跌至22年新低的数据,不难看出其“内伤”正日趋严重。
新开“油路”
15日,阿联酋通过一条长达370公里、造价达35亿美元的新管道装载了第一艘油轮。这条管道曾被搁置多年,目前每天能承受150万桶的石油运输,大约占阿联酋日出口量的65%。阿联酋石油部长哈米利称:“这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工程。”
沙特则悄悄将一条天然气管道改建成了原油管道,这条长1200公里的管道从沙特东部油田开始通向红海延步附近码头,每日运能为200万桶,占沙特石油出口量25%。
沙特官员称,该管道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之后改装成天然气管道,现在又改建回原油管道。“我们想要做好准备。”上述官员称,“这条管道给予我们灵活性。”此外,沙特还拥有其他三条绕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
沙特和阿联酋新开“油路”之际,正是西方就核问题对伊朗强力施压以及美伊关系无比紧张之时,这两条石油运输管道的悄悄开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伊朗对石油市场的影响。
要知道,全球海上石油贸易有三分之一要取道霍尔木兹海峡。
如今,新“油路”将使得绕行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能力翻番,达到每天650万桶,约等于每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1700万桶运能的40%。
尽管沙特和阿联酋称,新开管道并非直接针对“德黑兰的威胁”,但石油贸易商和分析师们则普遍认为,制衡的目的很明显。英国媒体引述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坎帝育缇的观点称,多条输油管道将部分消解伊朗的威胁,而增加的运输能力符合沙特的目的。
产量新低
伊朗15日再次威胁称,欧美若不撤销制裁,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在美国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的情况下,目前还不清楚伊朗会如何关闭这一输油要道。
在欧盟7月1日正式实施对伊朗石油禁运后,3日有消息称,伊朗议会正在商议一项关闭该海峡的议案,但由于议会并不掌握国防和外交决策权,该议案在很大程度上更具象征意义,旨在表明立法机关支持任何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决定。
“根据这项法案,在对伊朗的所有制裁撤销前,霍尔木兹海峡将一直关闭。”伊朗议员柯多斯如此表示。
而伊朗革命卫队海军司令阿里·法达维则声称,伊朗有能力“不让一滴石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不过,有政策制定者和石油贸易商怀疑,在诸产油国新开“油路”的情况下,伊朗是否还能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威胁?因为该海峡是伊朗所有自产原油出口和粮食进口的大门,同时封锁极具战略意义的霍尔木兹海峡,可能会扣动美军,甚至其他国家军事行动的扳机。
事实上,欧盟石油禁运以来,伊朗一方面表示制裁对伊朗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则多次威胁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要求撤销制裁。伊朗石油部长卡希米在7月初曾表示:“伊朗在全世界有很多朋友,不担心石油销售。”
然而,据国际能源署12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由于西方的制裁,伊朗6月原油日产量仅为320万桶,创22年来新低。去年,伊朗石油日产量为370万桶,5年前则为420万桶。
欧佩克的月度数据则更为悲观。数据显示,6月份伊朗石油产量已降至每日296万桶,较5月份水平减少19万桶。如今,伊朗已被伊拉克超越,丢失了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宝座。
为了躲避西方制裁,伊朗油轮不惜更改名字、船旗甚至船籍港。然而西方的制裁正愈加严厉。12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50多家涉及核和弹道导弹项目的实体实施制裁,同时认定数十家银行和运输公司暗中采取手段使伊朗免受制裁影响,决定冻结其资产。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周小幅上扬,达到每桶97.26美元。美国政府对伊朗采取新的经济制裁,导致全球石油供应再次趋紧,是促使油价回升的重要原因。国际能源署的报告预测,全球原油需求今明两年稳中有升,今年国际油价将维持稳定,明年将承压。
转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