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热塑性树脂,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与钢材、木材、水泥并称四大基础建材,与PP、PE、ABS、PS并称五大通用树脂且产量和消费量均居首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各类型材、管材,以及电力系统的电线电缆,农业用软管,医药用输血器材、医用手套等均来源于PVC。可以说,PVC在生产生活领域无处不在、与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连。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PVC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在这两个第一背后,是中国PVC产能已连续5年是需求的近2倍,换言之,PVC生产企业平均50%左右的产能长期“待业”。再加上新增产生的不断涌现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加大力度,PVC行业的冬天还将继续。根据WIND统计,以3月18日股价计算,13家氯碱行业公司市值为522.6亿元,如果行业状况继续恶化,它们势必一损俱损……
PVC上市公司业务全线溃败 年内或步入最艰难时刻
有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2011年PVC行业开工率仅为60%左右,而另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的3-6个月,或许是行业最艰难的时刻
陆续披露的年报使氯碱行业的窘迫状况再度暴露无疑。根据WIND显示,两市归属于氯碱行业的上市公司共有13家,虽然13家企业的年报并未完全披露,但本报记者依次查阅了这13家企业的信息后发现,无论公司年度内整体业绩的赢亏状况如何,但对于PVC业务而言,业绩溃败却成了不争的事实。
“由于自四季度以来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及同期电石等原料的上涨,公司PVC业务利润受到影响……”这是多家公司用来描述自家PVC业务状况的共同点。此前,有分析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这样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且未来3-6个月,或许是行业最艰难的时刻。
不过,这似乎还不是行业萎靡的真正原因。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对于PVC行业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成本与售价的倒挂,而是产能严重过剩:“从2007年开始,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已突现,这个问题不解决,行业很难有所改观。”
行业5家ST公司4家亏损
梳理上述13家氯碱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可以看出,PVC业务的集体不景气成了关键词,而这一点,在ST类的公司上表现更为明显。
WIND显示,氯碱行业的上市公司中有5家被ST,而这5家公司中有4家做出预报称公司年内利润亏损,未曾亏损的*ST太化则靠着转让子公司山西华旭化工100%股权产生收益,且收到政府对分公司的搬迁前期费用7000万元得以实现保壳。
亏损的4家ST企业虽然各有理由,但从其中不难看出,PVC行业的景气度低是其重要原因。
ST祥龙业绩预报称,由于报告期内,特别是下半年公司产品销量和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严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预计全年累计利润为亏损,但未披露亏损额度;ST明科业绩预报称,公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处于产业转型期,业绩受此影响导致亏损,亏损额未披露;ST南化则称,主要原材料及电力价格持续上涨,产品成本上升,受用电限制,生产开工不足以及氯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2011年度业绩亏损;ST金化业绩预报称,2011年以来,虽然公司主要产品聚氯乙烯树脂及烧碱的产量与营业收入较2010年均有一定幅度增长,但是,受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主要产品聚氯乙烯树脂售价较低,特别是四季度以来,聚氯乙烯树脂价格急剧下降的影响,导致公司2011年度出现较大亏损。
多家公司被产业两端阻击
即使没有披星戴帽,氯碱行业的其它上市公司们日子也不好过。
已披露年报的英力特及天原集团(002386)、中泰化学(002092)等公司年报显示,由于PVC业务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出现价格大跌及成本持续上升的原因,公司报告期内PVC业务对业绩的贡献程度可称艰难,英力特年报显示,PVC树脂虽然占据营收较大份额,但无论是营收还是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中泰化学2011年度虽然营业总收入增加7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9亿元,较上年增长68.21%。但是,从单季度的比较情况来看,其2011年四季度业绩出现亏损,而亏损的脚步却未见停止的迹象:公司在年报中对2012年一季度的业绩预报也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0%-96%,原因为聚氯乙烯树脂市场价格走低及一季度为销售淡季、公司计划在一季度库存部分PVC至旺季销售而致使一季销售额较低两方面原因。
此外,天原集团也对2012年一季报做出预告,预计报告期内亏损7500万元-8500万元。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解释为受报告期内PVC市场行情低迷售价同比下跌、主要原料上涨及云南干旱影响所致。
而未披露年报的另几家公司,也曾先后发布业绩预告或快报,虽然利润各有不同程度的增减,但从这些报告中也可以看出PVC行业的现状。
内蒙君正(601216)业绩快报称,营收及净利各有增长,对于增长的原因,业绩快报未过多解释。不过,查阅公司2011年三季报可以看出,一至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超过业绩快报;而氯碱化工(600618)业绩预报称,2011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增长近50%,不过,查阅公司2011年三季报可以看出,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为312.7%。
而其它公司业绩快报显示情况,与上述公司极为相似,如金路集团(000510)称,受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电石、原盐、原煤、电力等价格不断上涨且持续高位运行,主导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加之 PVC树脂销售市场低迷,特别是 2011年9月下旬后,PVC树脂销售价格恶性下滑,与销售成本倒挂,导致公司亏损,预计亏损9000万元至1.2亿元之间;云南盐化(002053)则表示,报告期,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普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亏1077.88%,主要原因为受到煤焦、电力价格上涨,原燃材料供应紧张以及消耗上升等因素影响。
为赢利四面突击
对于那些实现赢利和业绩预增的公司而言,PVC业务也成了难言之痛。目前,我国PVC常见的方法有两种,分别为电石法生产和乙烯法生产,而电石法的应用较多。“不管是运用哪种方法,PVC行业的亏损状况短期都难以改变”。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原料成本的高位、行业产能规模的显著增长以及出口市场的下滑态势均对国内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液氯、PVC 等产品无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以碱补氯”也成了氯碱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之一。
“公司报告期内能实现净利的增长,主要是因为烧碱业务年内赢利能力强,PVC业务也是亏的,去年我们PVC业务的开工率是40%,行业内是60%。”氯碱化工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而在电石等产业上游产品价格激增的背景下,为了能够给利润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少氯碱行业公司将目光放在了将产业链打通之上,在矿产、电力等项目上大笔投入。
2011年10月11日,内蒙君正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出资1.44亿投资参股内蒙古北方蒙西发电有限公司,而这家发电公司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满足鄂尔多斯(600295)君正30万吨PVC、50万吨电石及配套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电力需求。
而天原集团年报显示,对于营收增加的原因,公司称是因为子公司宜宾海丰鑫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贸易业务较大幅度增长,及子公司马边无穷矿业有限公司自2010年9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产量有较大幅度提升后增加营收所致。
产能过剩是元凶
PVC行业持续亏损的原因何在?归根结底缘自行业严重产能过剩。
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对于PVC行业而言,产能过剩是行业状况欠佳的根本原因:“从2007年开始,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开始突现,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说行业会有所改观。从监测的数据来看,2008年前后是此问题最为严重的时刻,产能超出需求的50%,不过现在有所缓解。”
对于企业目前的状况,郭荆璞建议,企业最好能各上游拓展,来缓解原材料带来的压力,不过,产能过剩不改变,即使原材料增长的压力能有所缓解,也不排除未来出现“上游的价格很好,下游的因产能过剩而很糟糕”的情景。
贺 骏
PVC行业的总产能已经连续5年供过于求,总供给已经超过了总需求的近一倍。换言之,将近有1/2的产能长期“待业”,这无异于巨大的浪费。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PVC总产能已经达到2193万吨,不过,全行业的开工率不足50%,即2193万吨的产能,只在生产1000万吨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PVC行业上市公司几乎全部处在成本线运营甚至亏损的状况。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还有大量PVC产能将要上马,新增产能超过800万吨,预计到2012年年底,中国PVC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
一边是新增产能的“超生”,另一边是落后产能的“恋战”。国家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中规定,2015年年底要淘汰所有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2010年隔膜法烧碱产能474万吨,2011年上半年仅退出了30万吨,占6%,退出速度相当之慢。
在老产能还“没得吃”和“没退休”的情况下,为何还会有这么多新“胃口”冒出来呢?是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市场会突然爆发吗?
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预计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作为PVC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限购令、限涨令下的房地产市场也将进一步削弱对PVC的需求,尤其是在当下PVC产能增速远超需求的情况下,将加剧PVC供需失衡。
应该说,PVC行业的供需失衡,与房地产业有关,但并不是根本性因素。因为房地产调控是从近两年开始的,而PVC行业的供需失衡从5年前就开始了。房地产调控对于PVC行业的供需失衡,只是雪上加霜而已。
那么,在市场经济已经实行多年且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何以还会出现产能超过需求一倍的窘境呢?
其实,这并非PVC行业独有的现状,类似PVC行业这样产能过剩的行业比比皆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等等等。如果说,葱姜蒜等以分散生产为特征的农业产品,一时的供需错位还有情可原,那么这些事前经过严格论证的工业产品,为何却长期处于产生过剩的尴尬呢?
其实,这类问题的答案早已有之,这不是市场经济下的误判,而是源自市长经济的逻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指出:“市长为什么很像公司老总?因为改革解体的是国家超级公司,所以在中央政府层面,政企分开程度才比较高,行政首长才越来越接近于"众人之事"的公共管理者,才远离公司老总的定位。但是,作为权力下放的一种载体,各级地方政府的政企分开程度低,地方政府常常还更像一个个公司直接配置资源、决定项目、执行投资、获取税收以外的经济收益。是好是坏,计划时代的超级国家公司在改革开放中被分解成无数碎块,原本大一统的政企合一转向了彼此竞争的地方性政企合一的公司。这是转型中国的一个写照”。
周教授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问题的根源就是中央层面的市场经济与地方层面的市长经济。其实,这个问题早已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各个地方十二五规划也纷纷出台之际,是否需要考虑一下市场经济与市长经济的十二五规划?
PVC供需失衡背后的市长经济与市场经济
28亿元砸向上游欲拓产业链
中泰化学一季度业绩或为零
中泰化学2012年一季度业绩预报: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0%-96%
虽然在3月15日披露的年报显示中泰化学在2011年收获颇丰:公司营业总收入增加7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9亿元,较上年增长68.21%;但是,受氯碱行业整体欠佳的影响,公司四季度还是出现了亏损。2011年前三季度,中泰化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246.16%。中信建投研报显示,受到氯碱行业不景气影响,四季度公司单季亏损1543万元。
相较四季度的亏损,年报中披露的2012年一季度业绩预报更直观地表述了行业的状况: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0%-96%,原因为聚氯乙烯树脂市场价格走低及一季度为销售淡季、公司计划在一季度库存部分PVC至旺季销售而致使一季销售额较低两方面原因。
翻阅2011年一季报可以得知,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7%,增长原因是主要产品聚氯乙烯树脂等产品量价齐升。对比年报中对2012年一季业绩的预测可以看出,如果利润下降幅度达到最高值,不排除报告期内业绩变脸的可能。
不过,公司在披露年报同时,还宣布以约28亿元的自筹和银行贷款筹建60万吨/年电石配套30万千瓦机组热电联产项目,预计2013年底前建成。对于这个大手笔的项目,公司称,“为了确保聚氯乙烯树脂生产电石原料供应,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打造低成本战略,对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将起到促进作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公司年报中对于行业状况的表述。
2011年上半年,国内PVC市场价格较往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PVC价格最高达到8300元/吨,下半年受到宏观系统性危机的打压,PVC市场价格大幅下滑,最低降至6500元/吨左右。而这种价格的波动,也使得中泰化学的业绩随之产生变动。
不过,分析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介绍,对于PVC行业而言,相较产品价格的变动,产能过剩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面临开工不足的状况,但是,从中泰化学的年报显示情况来看,却与此相反。
从中信建投的研报显示来看,中泰化学的产能扩增发生在2010年。2010年底华泰二期36万吨PVC和35万吨烧碱项目投产,产能显著扩增。11年实现 PVC和烧碱销售81和5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普遍显著下滑相比,以量补价的效应支撑了销售收入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同时,研报预计到2015年,公司将拥有PVC300万吨、烧碱220万吨、煤炭1500万吨/年、发电210万千瓦,电力自给的提升也将进一步增厚成本优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年报显示情况来看,近年来中泰化学在研发上的投入与净利的增长情况相比显得十分“小气”。201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0.06%,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为0.27%,2009年则为0.05%。
此外,公司报告期内提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的方案,共计派发1.15亿元,而可供分配的利润则约为8.9亿元。
业绩大增仰仗烧碱 氯碱化工称PVC产能过剩开工率仅40%
公司相关人士称,2011年公司PVC业务的开工率达到40%,行业大概是60%左右,而在2010年,行业的开工率仅为55%,多生产多亏
和一些氯碱行业公司预测2011年业绩大降相悖的是,主营营收过半来自聚氯乙烯项目的氯碱化工此前发布的预报则表示,公司2011年净利润将有50%左右的增长,约为2.1亿元。
对此,氯碱化工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之所以能有此程度增幅,缘自报告期内烧碱业务利润大幅增长所致,而PVC业务报告期内“仍是亏损的”。而且,上述人士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内,“我们会有一个非常艰难的去产能的过程,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
产能过剩开工不足
和氯碱行业其它公司一样,2011年四季度是全年业绩的转折。氯碱化工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涨312.7%,约为2.28亿元。当时三季报曾预测,四季度仍将实现利润增长,但从年度业绩预报的情况看来,显然四季度业绩并不乐观。
“PVC无论是电石法还是乙烯法都不会好,不过,PVC也不完全丢掉,要做差异化的竞争,例如技术含量较高的这些,一般的PVC就不再做了”。上述人士对本报介绍。
从氯碱化工过往的资料来看,PVC在营收中所占大比重的情况短期难有改变。半年报显示,聚氯乙烯营收占总计一半左右,约为14亿元,但营业利润率仅为2.53%;而烧碱营收约6.35亿元,营业利润率却达35.11%;氯产品营收7.5亿元,营业利润率23.09%。与2010年上半年情况相比,聚氯乙烯与烧碱的营业利润率都大有上升。2010年上半年,聚氯乙烯的营业利润率为-7.77%;烧碱为17.88%;氯产品为30.07%。
氯碱化工相关人士对本报介绍,去年烧碱行业开工率为73%左右,而氯碱化工则达到了96%,但“PVC的开工率达到40%,行业大概是60%左右,而在2010年,行业的开工率仅为55%,多生产多亏,我们比行业的开工率低”。
由于开工不足,相关的折旧等费用问题就成了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对此,上述人士称,2010年时,公司已对很多设备做出了处置:“有的比较落后的设备和碳排放较高的都停了。大部分的设备处置在2010年已经完成。”
烧碱渐成业绩顶梁柱
从公开资料来看,未来PVC的产能过剩问题仍不容乐观。虽然氯碱行业尽管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双重压力,但行业发展热情不减,增产扩能步伐依旧。“十二五”期间将有数百万吨新建产能投产,2011年预计新增烧碱产能200万吨以上,新增PVC产能 150万吨以上,全国又将有30-40%产能面临闲置。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则认为,从氯碱化工的利润构成来看,烧碱和氯产品的占比较大,PVC产品的占比相对较少。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氯碱化工营业利润约4.5亿元,其中烧碱产品2.2亿元;氯产品1.7亿元;PVC产品0.3亿元。公司2011年度业绩预增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国内外基础化工景气度提升,烧碱产品价格持续高位,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及时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并对产品的生产经营进行了优化。
对此,上述氯碱化工人士解释,之所以氯碱化工2011年业绩能有大幅的增长,除了烧碱对业绩的贡献外,还有另两项原因。“我们的战略调整将两个生产基地放在了化工区,这跟相关国际跨国公司形成了产业链,去年他们的开工情况还可以,我们也跟着受益,沾了近水楼台的光;产品的联动性做的比较好”。而且,“公司对产品的权重做出了调整,原来的主打产品是PVC,要占到50%以上的比重,但现在做出了调整,未来以烧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