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攀升、售价下滑,玻璃企业目前正处于经营困境。”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焦勇刚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上下游双重挤压下,目前多数玻璃企业的盈利水平大幅下滑。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平板玻璃行业由去年同期净盈利25.9亿元转为净亏损5.2亿元。
据了解,由于玻璃具有常年连续生产的特点,玻璃企业可根据市场价格走势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经营,实现市场生产和需求的基本稳定。
江门华尔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玻璃供应相对刚性,短期价格变化主要由需求引起。“由于85%以上的平板玻璃主要用于房地产、汽车制造等领域,而这些行业显著的周期性也导致玻璃行业同样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正是市场的周期导致玻璃价格起伏较大,也使得玻璃行业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该负责人认为,玻璃行业的周期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五年缩短为现在的三年,而随着周期的缩短,玻璃价格波动更加剧烈,市场不确定性也将加大。“在经济低迷阶段,供大于求,而产能仍保持原有水平,进而导致玻璃价格大幅下降;在经济复苏阶段,需求上升,投产成本高导致供给难以迅速跟进,玻璃价格又会大幅上升”。
中国玻璃信息网营运总监陈小飞认为,除了突出的供需矛盾,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是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推手。对于玻璃生产企业来说,由于玻璃生产原料、燃料价格波动频繁,成本控制难度大,对玻璃成本价格的影响较为明显。重油和纯碱是生产玻璃的必备原料,众所周知,原油自2008年以来波动很大,而纯碱价格在2010年下半年也翻了一番,玻璃生产成本控制压力日益增大。
数据显示,中国玻璃价格指数与中国玻璃市场信心指数仍处于下降趋势,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玻璃价格仍将长期低迷。
据了解,目前,小型企业接单需求未能有效放大,同时浮法玻璃行业资金紧缺依然严重,这使得部分加工厂生产积极性不高,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加大了玻璃市场的不稳定。“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尖锐,企业亟需通过期货这一工具进行最大限度的避险。”焦勇刚说。
业内人士表示,推出玻璃期货将对玻璃行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企业可以根据玻璃期货市场数月或一年后的价格来判断市场需求,避免产能集中过快释放,预防阶段性产能过剩的反复发生,同时也能对原料价格的波动有新的抵抗手段,从而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企业收益”。
转自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