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性宽松和橡胶供应偏紧的背景下,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沪胶一路上行,从20490元/吨涨至42895元/吨,涨幅达到109%。从今年2月开始,沪胶走出一波中线下跌行情,近期沪胶在下跌后开始修正,现仍处于弱势下行过程中。
下游需求较为低迷
国内车市正步入降温通道。我国汽车市场一般在2—4月和10—12月进入产销旺季,在5—9月和1—2月产销量较低。当前正处于汽车消费旺季,但通过对汽车业协会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车市正在步入降温通道,销售压力较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国内汽车销量为189.43万辆,2月为126.7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了下滑。3月国内汽车销售仍然低迷,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3月汽车零售仍处于低迷回升态势,第一周厂家销量环比增长27%,第二周环比销量增长为零,同比增长仅为5%。整体来看,第二季度国内的汽车销售情况也不会太好。
此外,轮胎企业对高价橡胶的抵制仍在持续。面对波澜起伏的天胶价格,国内轮胎企业不愿囤积现货,多以按需购买为主,同时呼吁国储抛胶、呼吁国家消减或降低天胶进口关税。当前国内胶市消费状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2月天胶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4.4%,至10.72万吨;2月天胶进口量比1月的14.73万吨下降了27%;1—2月我国天胶进口量为25.46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4.2%,这种进口势头表明我国企业对高价天胶持谨慎态度。
季节性特征使天胶处于弱势
橡胶价格具有季节性波动特点。一般情况下,海南割胶季节从每年3月至12月,云南从每年4月至11月,一般开割1个月后即可大量上市。近年来,沪胶的年度性高峰期大多出现在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目前东南亚等产胶区已步入开割季节,相信随着新胶的上市,沪胶后市面临较大压力。
当前供应依然偏紧
目前天胶供应偏紧状况尚未改变。从全年供求角度看,天胶市场存在供应缺口。今年全球天胶总需求量预计为1115万吨,比去年增长4.6%,总供应量为1097万吨,比去年增长6.8%,存在18万吨的缺口。从库存角度看,橡胶消费国的库存不容乐观。沪胶库存一直处于历史低位,截至3月25日,沪胶库存33198吨;日本天胶库存也一直在下滑,截至3月10日,日本天胶库存下降至7568吨,处于历史同期低点。另外,目前全球天胶供应较往年相比也处在低位,天胶供应偏紧状况没有改观。
短期内天胶供应偏紧状况不会改观,这或许是胶价下行的障碍,但下游需求低迷且天胶开割在即,天胶中线偏弱格局将得以延续。
【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