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运期货分析师薛勇认为:“玻璃行业产能总体过剩,房地产调控力度仍未放松,冬季又是玻璃行业的市场淡季,玻璃期货走势短期偏空。” ]
正如现货市场的产能过剩、价格疲弱、企业亏损一样,玻璃期货上市首日虽成交极其活跃,但是跌幅也超过市场预期,这与现货市场的支撑乏力有必然的联系。
昨日,全球首个玻璃期货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挂牌交易,成为我国首个采取完全厂库交割的期货品种。玻璃期货首批上市交易合约挂牌基准价为1420元/吨,开盘后合约集体大跌,主力合约1305最终跌幅达到7.18%报1319元/吨。全部9个月份合约品种全天总成交72万手,其中主力合约1305就接近70万手,占比达97%。
玻璃成本中,原油占比近50%,纯碱占比25%左右,因此房地产市场和建筑行业、国内外原油价格波动以及纯碱价格的波动情况将对玻璃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
今年以来,纯碱、煤炭、重油、天然气、电等原料燃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员工资等财务成本增加,导致玻璃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企业效益不断下降,对后期玻璃市场,企业仍多持看空态度。
我国的玻璃消费市场可以划分为四大板块:房地产市场约占全国玻璃消费总量的75%;汽车业占全国玻璃消费总量的10%;出口占全国玻璃消费总量的5%;剩余的10%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子、仪器仪表、灯具、工艺等新能源产业领域。这些行业的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货以及期货市场的玻璃需求和价格。
良运期货分析师薛勇认为:“目前玻璃需求进入淡季,为了保证良好的产销率和储备充足的过冬资金,玻璃生产企业纷纷降价销售。综合来看,玻璃行业产能总体过剩,房地产调控力度仍未放松,冬季又是玻璃行业的市场淡季,玻璃期货走势短期偏空。”
玻璃的加工和消费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需求,不断持续的房地产调控和企业产量销量增速的下滑,导致玻璃价格不断下跌,库存不断增加,也为玻璃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共有284条玻璃生产线,产能为100032万重箱/年,有效产能为81805万重箱,存货为2681万重箱,库存环比上月上涨40万重箱。分析认为,随着冬季和春节期间消费淡季的来临,房屋新建面积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这也很可能将导致玻璃库存继续增加。
降价倾销、回收资金、准备淡季的运营资金是目前玻璃生产企业重要任务。同时库存的增加必然打压价格,截至11月30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1069.06点,环比上月下降68.34点;中国玻璃价格指数1040.82点,环比上月下降67.89点;中国玻璃信心指数1182.01点,环比上月下降70.13点。
此外,玻璃为易碎品,由于运输成本高,玻璃生产企业一般在消费地区聚集,运输半径受限。这也导致玻璃企业数量较多,生产规模较小,玻璃生产企业以外的经销、深加工企业规模也都很小,尤其是平板玻璃产业集中度明显偏低,这也使得平板玻璃被列入淘汰落后产能的行列。
由于行业发展分散,同时缺乏有效的期货市场,我国玻璃价格年内波动一般可达20%以上,市场风险明显。对此,郑商所副总经理巫克力表示,开展玻璃期货交易,可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玻璃预期价格。生产者可以据此决定生产规模,推动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减缓玻璃行业按照现货价格盲目扩张产能。
巫克力还认为,玻璃期货交割标准可以引导玻璃行业适应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及环保方面的政策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
转自第一财经日报